编者按
村级党组织与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紧、交往最密,其作风与办事能力,关系党的形象和执政基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村里如何搞?枣阳市吴店镇树头村的做法值得关注。
富裕了,不等于百姓心气顺了
每天一大早,伍艳萍就赶到新开的小加油站里忙开了。虽然丈夫还病在床上,但她和家庭已基本从灾难中解脱了出来。
谁帮的她?得从去年10月说起。
襄阳市委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到村,要求村干部以“假如我是老百姓”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一家不漏地走访村民,换位思考。
村干部们有些纳闷,本身就是老百姓,还用得着“假如”、又有什么位置可换呢?
枣阳市吴店镇树头村支部书记姚正超虽然纳闷,还是带着村组干部硬着头皮钻进了农民家里。
六组村民伍艳萍哭诉,爱人在西安打工突发脑溢血,花光所有积蓄,转入枣阳市一医院,已交不起住院费;一组84岁村民孙照华,一个人住在破屋子里,下雨天做不了饭;二组村民陈慧莲的公婆住在山上照看桃园,山上没水没电;七组村民张大营患病做不了重活,求着给别人打小工都没人要;村里的鱼塘发包给私人养鱼,干旱时节承包户不让放水,村民干瞪眼;村委会门口建有乒乓球台、篮球场,但围墙围得死死的,村干部下班把门一锁,村民进不去。
村民们还说,有了纠纷,不闹一闹就没人管;对困难户,年节跑得勤,平时无人问;按政策该办的事,不托点关系,走点后门搞不成。
姚正超坐不住了,任支书近10年,这个他倾心尽力、了如指掌的全省百强村,绝大多数村民家有五位数存款的富裕村,乡亲们怎么还是一肚子意见啊?
干部绕着困难走,群众就会绕着干部走
伍艳萍哭过了,依然绝望,自家的事,还能指望别人?
她没有想到,村里送来2000元,还派人陪她到市农合办,报销了丈夫在西安的部分住院费,“钱用完了,装钱的信封我一直保存着,舍不得丢。”
孙照华的房屋开始修整。桃园山脚下建起了两间公用房,安装了水电。张大营被安排到村里照看鱼塘,月收入千把块。村委会的围墙拆了。20多口堰塘经营权以高于发包时7倍的价格收回。
一边忙着解决村民具体的困难,姚正超一边思考,每年集体收入超过200万元,不缺钱办这几个事,为什么弄得如此被动呢?
“离老百姓的心远了。虽然屋前屋后地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但真正走东家,串西家,和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家长里短少了。日子一久,有隔阂了。”姚正超与村组干部交心,彼此都有同感。
“村干部都进不到村民家里,是没时间吗?不是。是怕麻烦,怕矛盾,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村委会副主任彭文斌说得直接。
“干部绕着困难走,群众就绕着干部走。”枣阳市委领导在树头村走访百姓后,真正理解了“假如”的内含——设身处地,“换了我是伍艳萍,家里天塌了,都见不到一个村干部,怎么不心寒呢?”
服务不仅要有热情,还要制度化
伍艳萍忙开了:经村里多方争取协调,她的小加油站选址、破土、进设备……
村里也忙开了:
全村518户划分成60多个网格,每名党员联系一个格格,看群众脸色、察家长里短,听邻里意见、排矛盾纠纷。
2000多张便民卡发到村民手上,卡上印着8名村干部电话,有事找干部,不论公事私事。
设置文体管理、环境保洁、治安联防、水电看护等7类公益岗位,选聘27名公益服务员。扫垃圾,搞巡逻,修水电。
招募6名爱心员,帮扶照顾33名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建了一个为民服务厅。党建、民政、农保医保、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一站式服务。事在村办、钱在村领、证在村拿,困难在村里反映、问题在村里解决。
昨日,记者翻开树头村《为民服务记录簿》,编号显示,为群众代办事项近1400件,解决问题近400个。
“以民为本,与民一体。热情、规范,制度化、常态化。这样的村干部,群众才欢迎。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一定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末梢通畅了,全身也就通畅了。”襄阳市委市政府表示。(记者刘长松 邓洪涛 夏永辉 通讯员林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