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如皋市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在基层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出发,创新建立“十个一”领导挂钩服务体系(即:分工挂钩镇(区、街道)、行政村(社区)、城市社区、搬迁地块、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重点服务业项目、重点建筑业、低收入户),推动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沉入一线转作风、干实事、树形象,示范带动“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在全市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为如皋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了高位推进的强大合力。2013年,完成全部工业应税销售752.8亿元,年均增长15.19%;规模以上工业投入244亿元,年均增长12.3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6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75元,分别年均增长13.81%和13.51%。
一、项目化选题,科学建立“十个一”领导挂钩服务体系。抓好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建立源自基层、面向基层、聚力基层的挂钩服务项目、方案及制度。一是紧贴中心设立服务项目。坚持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心为“风向标”和“指挥棒”,将全面小康建设的各项重点“项目化”,经过层层调研和反复论证,细分出镇(区、街道)、行政村(社区)、城市社区、搬迁地块、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重点服务业项目、重点建筑业、低收入户等十个挂钩服务类别,并按照“扶弱培强”的原则抓好具体联系点的遴选,着力实现“以点带面、统筹推进”。二是合理统筹编排挂钩方案。坚持“条块结合、职能相适、优势互补”的原则,在统筹考虑各位领导干部的片区(条线)分工、资源调配、项目需求等情况的基础上,灵活采取“多对一”、“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编排挂钩联系服务方案,确保每人分别挂钩联系1个镇(区、街道)、行政村(社区)、城市社区,3个低收入户,以及10个以上的产业项目。三是着眼实效规范服务制度。建立挂钩联系基层的“六项制度”,即:公开承诺制、定期走访制、双向约见制、首问负责制、包案落实制、限时办结制,切实强化挂钩服务的制度规范。加强资源的集聚整合,根据市领导的条线分工,将我市多年来广泛开展的机关“双联双助”、“三走进三服务”、“千人联千企”等活动与领导“十个一”挂钩体系统筹结合,实现挂钩服务的对象统一化、资源集聚化、推进同步化。
二、系统化推进,充分激发“十个一”领导挂钩服务活力。紧扣“十个一”服务内容,通过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不断强化市领导的“系统思维”,统分结合深入推进挂钩服务。一是围绕镇村发展“谋思路、出实招”。建立“看、听、问、理、析”的“五步工作法”,每人每月至少深入挂钩镇(区、街道)、村、社区走访调研2次以上,通过“看规划、走项目、进现场、听汇报”,掌握发展情况、了解发展难题、梳理意见建议,并围绕“规划修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打造、民生幸福、和谐稳定、要素保障”等工作重点,与镇村一班人面对面商讨谋划,切实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融入到镇村发展重心中去,帮助镇村找准定位、理清思路、迈好步子。二是围绕项目建设“解难题、抓推进”。围绕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工业项目、重点服务业项目、重点建筑业和搬迁地块等六类联系点,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挂钩负责制,坚持做到“三个一”:至少每半个月深入一次现场指导帮办、每季度召开一次情况分析会、每年帮助解决1-2个实际问题,重点在政策、资金、用工、人才、技术、土地、水电、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支持,推动“待建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投产、成熟项目早转型”。三是围绕脱贫致富“惠民生、促和谐”。坚持“扶助”与“扶智”结合、“输血”与“造血”同步,开展低收入户“五送”活动,通过定期的进村入户“送政策、送信息、送技能、送项目、送关爱”,对无劳动能力的符合五保、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做到“应保尽保”;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户,因户制宜通过帮助发展高效种养业、培训转移劳动力等途径增加收入,使其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并建立稳定的增收机制。
三、全程化控制,制度保障“十个一”领导挂钩服务质效。建章立制,将规范贯穿挂钩服务工作的始终,做到开展联系服务有责任、有标准、有动力。一是建立过程控制机制。建立全市重点工作季度现场点评制度、市四套班子交流月例会制度、重点工作每月现场推进例会制度、项目每月集中开工制度、各个组织领导体系内部周例会和日报告制度、以及全市一季度“开门红”、年中“双过半”、9月底小康推进会、10月底沿江经济洽谈会以及年底 “百日竞赛”、“百日大决战” 等竞赛活动,加强对领导挂钩“十个一”的镇村发展以及重点企业或项目建设情况的序时控制,切实激发比学赶超的内在动力。二是建立检查督导机制。组建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市委总督查组,形成以市委总督查组为主体,以人大、政协、组织部、纪委、宣传部等五个小组为依托,以新闻媒体和公众舆论监督为基础的全方位、立体式监督体系,结合“十个一”各个联系点年度序时目标,建立交办、督办、查办的督查机制,采用日报、旬报、月报等方式,及时向挂钩领导反馈,确保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建立“双述双评”机制。建立“双述双评”机制,每年组织四套班子领导及“法检”两长针对“十个一”挂钩服务工作情况,向市委常委会述职、向挂钩联系点党员群众述职,市委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体系,结合联系点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情况进行考评;组织联系点党员干部及群众代表,对挂钩领导的服务实效打分评议,考评结果与年终个人激励奖惩相挂钩。
(江苏省如皋市党建云平台供稿——王贞慧 肖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