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内蒙古九原区:村务监督委员会——让农民群众说了算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2014年04月02日14:1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几年来群众的征地费什么时候发清?”厂汉村村民石强向本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质疑。

赵兴旺说,灌溉井今年能不能用上,我们着急用水了?张莲过说,西沙湾、尔甲亥、马桂三个村的地界什么时候能划清?张忠贤说,神华煤化工、一电厂储灰池严重污染我们生活,能不能帮村民协调解决?……厂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王宏斌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反映和质询的问题。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出现,如一股清风吹进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九原区厂汉村。

2012年初,九原区纪委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更好地加强村务监督工作,在搜集大量材料,掌握详尽信息的基础上,九原区纪委从区情出发,提出要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在健全村级民主监督机制上进行有益的尝试。2012年8月份,借助第八届嘎查村(社区)换届之际,按照程序、通过村民选举,在16个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村级事务比较复杂、村级资金等业务量比较大的行政村,开始试点推行九原区版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

同群众接触多、说话有威信、热心做群众工作的刘明亮、王宏斌、张军、吕贵斌、韩争亮、亢福亮、秦旺、秦亮等8人最终当选厂汉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

“村务监督委员会主要履行监督职责,享有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和建议权。主要任务是对日常村务公开情况进行监督,对村委会决策进行监督;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的决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听取和收集村民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村‘两委’反映;支持“两委”会正确决策,向群众解疑释惑;纠正村委会违法违纪行为,向纪委报告村委会违纪问题……”厂汉村结合村里的工作实际和村情,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议事程序,建立了相关的运行和监督机制,明确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设置、工作职责、议事规则、议事程序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个新组织究竟能为大家做些什么事?全村4000多名群众拭目以待。

要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厂汉村务监督委员会的8名成员明白所肩负的重任。他们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凡是群众有疑虑的”都要“下情上达”的总原则,认真开展工作。

2013年,村内将110亩土地列入规划项目,着手建设村民安居楼,为了充分体现公开、公正,村“两委”同村务监督委员会多次沟通、商议,从项目审批、招标、决算到分配价格的决定等,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参与,认真监督,交给了群众一本“明白账”。

——村集体的理财人,老百姓的当家人

“井卜石村一年经济活动涉及的资金达到300多万元,包括赛汗塔拉公园土地租赁费、西梁台地房屋租赁费、20多个底店租赁费……”这么多的钱,村“两委”是如何处置的,我们村民都很关注。“村集体到底有机动地多少亩?闲置荒地有多少……” 作为村子里有名的“刺头”,看不惯的事情就要“吼”的郝四成在高喊着嗓门质问。

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村民瞩目的焦点,也是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的重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要监督村账户是否统一进入镇代理中心,票据使用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白条子现象,财务支出是否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查、签字、入账、公示,村内财务2000元以内开支、2000—6000元以上开支是否经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村集体资产租赁拍卖、出借等项目的确定是否经村两委集体讨论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

“过去,麻三村每年的不合理开支达到3-5万元,自从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来,今年,各种支出不足2000元……村委会办公场所修建、通村水泥路硬化、打井、修渠等事项件件都张贴公告”,“村里的每分钱都花在哪了,我们不再担心了,因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理财人,自己的当家人了”。

——上访不如找村务监督委员会好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为村“两委”的民主决策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村“两委”非常尊重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做到群众要求的积极做,群众同意的认真办,群众想不通的缓办,群众不同意的坚持不办。“现在,村上重大事项的决策通过召开两委扩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涉及村民贴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召开群众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决定,村上主要领导碰头决定或少数人研究决定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厂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刘明亮对此感受很深。

“我们的工作待遇统一由区财政按既定标准给予补贴,主任每月2000元,副主任1600元,委员800元,我们的待遇与村党组织、村委会成员是一样的。”“这些好政策让我们干的很有信心呐,我们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做好村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厂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王宏斌兴奋地说到。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立,也促进了村干部作风的转变,提升了村级民主管理水平。村干部能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财务管理更加精细,大额资金按照财务制度上会研究,村务能按时按要求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人解决或答复,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群众普遍认为:上访不如找村务监督委员会。

——我们现在说的话管用

虽然已经从村主任位子上退了下来,厂汉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王宏斌没想到自己还是与村里的事脱不了干系。

对于村民们来说,“村务监督委员会”是一个颇为陌生的概念,以至于包括王宏斌在内的所有村民,起初并不看好它的作用。疑虑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王宏斌很快感觉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不同之处。就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后不久,哈林格尔镇出台了一条规定:村里所有发票在拿上来报账前,要经过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审核,没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盖章签字一律不能报销。

2013年6月,厂汉村村委会大门维修改建工作预计投入8000多元,有部分村民质疑其费用过高,对这事意见很大。后经村务监督委员会介入调查,发现问题属实,经过协调,确认应投入5000元就能修好大门,由此,村务监督委员会为村里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元,群众的疑虑打消了,没有了怨言,并且非常支持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

过去大家有意见也说,但显然不如现在。账都能管了,其它村务活动就更不要说。至于说的效果,“王宏斌”们心知肚明,“我们现在说话挺管用的,只要我们村务监督委员会提出来的意见是对的,村委会一般都会采纳,如果我们提错了,村委会也会详细解释。”王宏斌说出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们的心声。

——群众明白了,干部清白了,地区发展了

2013年春天,在经过民意调查并监督见证“两委”会、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全部程序之后,井卜石村村委会建设村委会新大楼的提议被否决了。西梁台地卫生费、水费的收取,过去由村委会选派一人去收,村民们便怀疑有乱收费、收费不上缴的情况存在,后来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干预下,党组织、村委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出一人全程参与收费过程,让这个费收得清清楚楚。

过去,井卜石村村民郝四成认为村委会的任何执政行为都需要用怀疑的眼光对待。“就像村委会每年发给村民的挂历,就算是10块钱买的,告诉我们也是10块钱,我们也不相信,为啥?因为没有亲眼看到。”但现在不同了,郝四成认为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参与和监督,“就好像多了一双眼睛,多了一根绳子,事情都能按照条条框框走,我们集体的钱也花得明白,我们自然踏实和放心了”。

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升。村里建设了高标准的党务、村务公开栏,坚持一事一议,对村务、财务及党务等需要公开的内容,一律及时对外公开。事前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商量,事中请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事后向群众公开,已成为村“两委”工作必须养成的习惯和遵守的制度。村里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与群众商量,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谁对公开的事项不明白,可以请村务监督委员会解释,也可以到村里询问,真正做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最终也推动了地区发展。

除了井卜石村、厂汉村,麻池镇武家村麻三小组建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村务监督委员会都参与村中心工作的监督,涵盖了项目征占地问题、农业生产、民生救助、村务公开、财务审核等事务的监督,发挥了村级“小纪委”的作用。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使村级民主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013年4月,武家村麻三小组根据村民的建议要将浇地渠道铲通,保证农田正常灌溉。但是遇到了资金缺乏的难题,向银行贷款需要联保,村民监督委员会积极协调解决了因个人欠贷三万元而影响全村村民贷款的问题。2013年,村务监督委员会积极协调,共为村内89户村民,累计贷款267万元。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诞生,为村务公开赋予了新的内涵。截至目前,16个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对658件(次)村级重大事项进行了监督,给村“两委会”提出了1000多条建议,有800多条被采纳,化解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信访矛盾累计58件(次),为村民做好事实事72件.

对九原区纪委来说,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试点推行已经见到了初步的预防腐败成效。“两年来,信访案件中反映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上访基本没有了, 2013年初,麻池农大温泉项目征占地33亩,每年补偿款33万元,村民都能按时分到占地款,而且没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可以说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九原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秦升说, “2014年,九原区纪委将本着“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原则,打造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亮点,创造村务监督委员会这一品牌;以信息化为手段,“三资”管理为突破,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宽思路,促进农村牧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智慧城区为目标。(刘智丽)

分享到:
(责编:权娟、秦华)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