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各级党员干部紧扣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着力针对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创设“寻找微心愿·点亮微心愿”活动平台,以“微心愿”形式囊括基层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困难和问题,突出“三个主动”要求积极开展踏径寻“微”圆梦行动,通过“寻找、认领、点亮”三个环节,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结乡亲、常走亲、真帮亲”,集中点亮一批群众“微心愿”。截至目前,全区已有逾万名在职党员注册报到,征集各类“微心愿”10980余个,认领并完成“微心愿”10220余个;参加各类服务活动3.6万余人次,收集掌握社情民意6140余条,调处矛盾纠纷890余起。
一、“交心式”走亲,主动找寻“微心愿”。突出“三联三真”的“三联”(区级领导干部双联、部门〈单位〉挂联、党员干部点联)纽带作用,全区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群众观点,一改过去坐等群众上门反映模式为主动走出去办法,深入一线与群众开展走亲交心,找寻群众“微心愿”。一是区级领导“带头寻”。实施区级领导干部双联机制,区委常委和四套班子领导深入开展“走亲连心”活动,分别到各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第一书记联系村”、联系企业和联系社区,与乡镇(部门)负责人、基层党组织书记、“两新组织”书记及普通党员、流动党员开展座谈交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区委书记祝晓农动员会后即第一时间带头深入华墅乡实地调研走访,逐一听取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在治理污水、喝上自来水及发展集体经济、村民增收等方面的“心语心愿”。目前,区级领导干部已累计开展下基层调研30余场次,征求相关意见建议170余条。二是部门乡镇“分头寻”。区各部门(单位)依托挂联办法,整合生态指导员、农村(社区、企业)指导员、两新组织员等派出力量,分别到各挂联村(社区)、企业开展问题“大听诊”活动。区经信局、农办、妇联等20余家部门(单位)先后下到基层为村、企发展“诊断开方”。各乡镇(街道)结合“住乡包村联户”、“三民工程”等制度,及时全面了解村(居)民群众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三改一拆”、生猪禁限养等方面的真实想法及问题。三是党员干部“全员寻”。实行党员干部点联,开展“结乡亲、常走亲、真帮亲”活动,动员党员干部到联系村及所驻社区,结对联系1-2户困难户、重点户。荷东苑、坊门街等社区党员干部通过逐户叩门方式,深入各网格片区重点征求群众意愿、需求及建议并进行逐一登记,做到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着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问题。并通过心愿墙、意见箱、民情沟通日等多途径找寻“微心愿”,重点关注贫困家庭、空巢老人、失独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小小“心愿”。
二、“连心式”结亲,主动认领“微心愿”。及时将内容真实、操作可行的“微心愿”进行汇总梳理,建立爱心助学、“五水共治”等公益共建项目库,并通过创新“微心愿”认领方式,真正让党员干部与基层群众心相连、情相通。一是结亲式认领。区委常委结合“走亲连心”活动,重点走访结对联系1-2户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开展万名党员基层结亲活动,其中1500余名区机关在职党员开展“结亲帮困”,一期三年,促党员干部勤“走亲”重“帮亲”,确保困难党员群众“家长里短”有人管。截至目前,共落实走访慰问资金75.4万元,解决问题1800余个。二是团队式认领。按照全区机关党建划片情况,依托义工家园、机关党员进社区等志愿服务平台,组建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创业服务等专业队伍,以党员片内组团、跨片组团等方式,对时间跨度长、任务难度大、服务要求高的“微心愿”实行团队认领、组团服务,全区1212名在职党员志愿加入服务团队,帮助解决矛盾纠纷、政策释疑、就业指导等各类问题2920余个,如女企业家协会积极参与“五水共治”,认领石室乡新东村污水管网项目。三是项目式认领。将群众反映强烈的“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拆后复建、文化礼堂、空巢老人关爱等重难点问题,整理成公益共建项目,进行重点推荐和跟踪落实。举办公益项目“竞拍会”、“推荐会”,市、区两级48家机关党组织以项目的形式,认领费家塘水环境整治、社区“平安晒场”、社区“幸福路”等公益共建项目220余个,530余名党员干部争领“送餐、理发、陪护、家政、购书、电影”等爱心券3300余张。同时,尝试以“府山乐淘”为基础的“党员乐淘”项目,全区797名党员干部通过网上“乐淘”认领服务项目185个。四是活动式认领。利用3.5雷锋学习日、三八妇女节、植树节等节日,通过在公园、广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报名点,安放心愿树、悬挂心愿卡等方式,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争做群众的“圆梦使者”。区委组织部、宣传部、活动办联合开展“寻找微心愿·点亮微心愿”党员干部学习雷锋暨践行群众路线主题活动,现场近300名党员干部认领“微心愿”320余个,26名志愿者同时被聘为“五水共治观察员”或“干部作风监督员”。
三、“贴心式”帮亲,主动点亮“微心愿”。以“寻找微心愿·点亮微心愿”的温暖季、希望季、清凉季、关爱季四季主题贯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并根据各季特点开展“贴心式”帮亲,用“微力量”展现大爱,以“微服务”打造服务民生“大平台”,共同点亮群众“微心愿”。一是领导干部助力圆梦。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在“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中,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边走边改,破解发展难题,对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分级制定落实“心愿”方案。3月5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玲玲调研兰花热线工作室并现场认领“微心愿”;区委书记祝晓农以一名普通党员身份到所联系新荷社区认领5个“微心愿”。二是部门协同破难解困。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和权限范围,主动下沉服务重心,积极到农村、社区和企业一线把脉影响发展的瓶颈和短板问题,重点解决“五水共治”、生态家园、“三改一拆”、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促进农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区委活动办根据华墅乡金坂村群众希望美化村庄环境的迫切“心愿”,立即帮助植上了200棵银杏树。区人社局根据年后企业用工需求实际,及时搭建招聘平台,帮助歌瑞新材料、金沃精工等170余家企业实现用工对接3330人,同时配合“五水共治”、生态禁养等开展“点单式”技能培训5期、217人,帮助养殖户转产转业增收。三是党员帮亲聚“微”筑梦。深入开展“千件实事惠民生”活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至少办成1-2件实事,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盼急需的问题。石室乡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听到该乡新东村“村口车坑堰里很脏”的反映后,立马拿起锄头、铁铲帮助清理村口水渠;区委组织部与华墅乡困难学生家庭连续4年开展结对帮扶并形成长效机制。探索搭建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平台,深化党员志愿服务群众的信息化、项目化、特色化和制度化建设,打造亲民时尚“柯城样本”,群众问卷调查满意度达97%。四是耀“美”扬“微”增正能量。围绕“中国梦想·幸福柯城”主题,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系列活动,并通过“寻找微心愿”、“点亮微心愿”、“记录微故事”、“宣讲微党课”等形式,广泛寻找选树一批在群众身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为民务实清廉”最美典型,举办“最美”典型巡回报会,编写柯城区20名道德模范、30名好干部“最美”故事汇编,助推全民共读最美故事,激励党员干部争当先进典型,传播社会正能量。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党建云平台供稿——童惠春 鲍红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