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网友声音

重温“老三篇”感悟“新精神”

杨丽娟

2014年03月21日15:2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老三篇”是指毛泽东同志写的三篇短文,即《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现在读来,文章里面所蕴含的精神依然激励和鼓舞着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在正确的价值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不但文章里面的精神绝不能丢,而且还要加上时代元素。

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永不过时。“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如此朴实的一句话让人不得不感佩于毛泽东同志的博大胸襟与高尚情怀。其实,道理很简单,就看执行之人如何理解与落实。时代在变迁,然而,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的思想却永不过时,因为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若不能保持下去,则国家必将岌岌可危。因此,现在正站在历史的舞台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间;必须时刻保持清正廉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必须懂得广开言路,注重倾听民意;必须懂得闻过则喜,虚心接受批评。如此,才能在新时期中广泛汇聚民智。如果像有些干部那样,高高在上,存在官僚主义等旧社会衙门作风,则必会被人民所厌恶与抵制,对于国家的团结,对于干群的关系将产生大大的不利。因此,所有共产党人还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这一根本标准,方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后胜利。

胸怀大志,开拓创新永不掉队。“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毛泽东同志在《愚公移山》一文中深刻的指出了两个工作方向,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保持冲锋在前,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优良传统,一是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此清晰的思路需要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深思。深思自己是否已经在和平环境下失去了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否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我;是否在饱食终日中脱离了群众;是否在随波逐流中动摇了意志。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干部的确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誓言与大志,忘记了中国尚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改革发展依然处于紧要关头。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的面前。问题已经摆出来了,那该如何解决,恐怕还需从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依法治国角度同步出发,方能在开拓创新中永不掉队,方能在有所敬畏中树立形象。

坚定信仰,追求崇高永无止境。“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是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中的一段话,“这点精神”指的是白求恩同志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或许,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开展的今天,一部分领导干部对照这段话会“红红脸,出出汗”,因为这一部分人已经丢弃了这点精神。其实会红脸,会出汗是好现象,脸红了才能常思己过,出汗了才能见贤思齐。怕的便是那种根本不懂得“照镜子”、“治治病”的人,在愚昧中只会堕入腐败的深渊。因此,“做官”需先学会“做人”。今天各级领导干部有必要再读一读这篇文章,对照自己是否做到了那“五个人”:对民族有着极端的责任感才是一个高尚的人,对事业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才是一个纯粹的人,对工作有着严谨的态度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对信仰有着高尚的追求才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人民有着无限的热忱才是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唯有真正做到了,才能在坚定的信仰中一路追求崇高,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赵娟)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