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网友声音

有感于习总书记的“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

佘海军

2014年03月20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调研。他在焦裕禄民心热线仔细询问服务群众的情况、翻看督办材料后强调:“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据3月19日《人民日报》)

习近平同志“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的谆谆告诫,吹响了转变作风的“集结号”,值得党员干部咀嚼并身体力行。笔者认为,要真正做到“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题至关重要。

回答好“为了谁”,才能了解群众需求。“为了谁”,即是要弄清楚一切为了群众,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体现群众立场、增进群众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众立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体现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坚定追求。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了解群众需求,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因此,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始终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不断深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事、好事。

回答好“依靠谁”,才能汲取群众智慧。“依靠谁”,即是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牢记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凸现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断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凡属正确的决策必然是将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行动。因此,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当主人来尊重,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障和落实人民的民主权利。要把人民当亲人来对待,增进心系群众的感情,自觉摆正自己在群众中的位置,同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回答好“我是谁”,才能当好群众公仆。“我是谁”,即是要摆正同群众的关系,明白我就是一个群众、一名人民公仆,多接地气,去官气、得人气、蓄底气,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如舟和水、鱼和水,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因此,党员干部要着力解决学风不正、知行不一,调研走马观花、工作避实就虚等问题。要着力解决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高高在上,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要着力克服“人大工作做多了,没有意思;一点不做,不够意思;做一点,意思意思”的思想。要着力解决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讲排场、铺张浪费等问题。要切实改进作风,对那些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说“不”。

咀嚼习总书记“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如沐春风,见仁见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既互为因果,又相互联系,更密不可分。党员干部要从“为了谁”的宗旨中把握方向,从“依靠谁”的实践中汲取力量,从“我是谁”的坐标中找准定位,杜绝“为民服务一阵风”,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敢于担当,甩开膀子干,为群众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谢磊)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