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网友声音

“以百姓之心为心”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刘纯银

2014年03月14日14:5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13日上午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提到社会保障问题时说:“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3月14日《人民网》)

众所周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正是紧紧依靠群众、坚决为了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才使群众路线建立在科学的价值基础之上,在党员干部中扎根,从群众中汲取智慧,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前,虽然我们的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在如何对待人民群众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薄,摆不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高高在上、漠视群众;有的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尊重群众的意愿,不是真正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而是置群众于“被服务”的境地;也有的把个人名利看得过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热情,甚至跌入贪污腐败的泥坑;在个别部门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违背群众愿望、侵害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提醒我们,加强宗旨观、群众观、权力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一项必须抓紧抓好的重大任务。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是各级党员干部要有“以百姓之心为心”工作态度。这就需要党员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瘼所在、民生疾苦。而大量事实证明:“血肉联系”仅喊在嘴上群众会不信,“鱼水情深”做个样子百姓会不认。因为联系群众是“掏心窝子”的事,要的是实打实、心碰心。这就昭示着“以百姓之心为心”,不应停留在嘴上说说、文上写写,更应内化于情、见之于行。如党员干部自己在办事窗口站一站,就会多一些对群众办事难的切肤之痛,少一些敷衍拖延的官僚主义;如党员干部主动到贫困户吃一顿百姓饭,就会多一些对民生多艰的细节体验,少一些肆意挥霍的奢靡之风。

同时,“以百姓之心为心”出发点在“实”、落脚点还在“实”,即求实效、办实事。如果用空话对待群众,回应的将是谎言。如果用文件落实文件,回应的将是群体性事件。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就是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大量事实也充分证明: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会让党员干部坐在台上。只有人民有地位、有尊严,党才有根基、有力量。

总之,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说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委托。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能否始终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不仅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更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因为党的执政能力,说到底,就是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能力。

分享到:
(责编:实习生、谢磊)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