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午,一组漫画版的“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图表新闻成为舆论焦点,这是媒体首次发布习近平的漫画形象。漫画一经发布,便立即登上各大网站的头条并在微博上被大量转载,数个手机新闻客户端也在第一时间推送了该消息。微博上,这幅漫画也“萌倒”了众多网友。(2014年2月20日 新华网)
网友艾虎大哥钟立飞说:“喜欢足球、篮球、网球、游泳、爬山……习主席是咱们体育迷的知音了。”和众多网友一样,看到这组漫画,笔者也立刻被习主席“萌倒”了,仔细想想原因,是因为漫画中的习主席似乎一下子和大家拉近了距离。当遥远变的贴近,当神秘变的公开,当死板变的鲜活,或许大众更能在欣赏中感悟到国家领导人夙夜在公的辛苦与操劳,信心与决心,这才是制作漫画形象的真正意义所在,而在这些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习主席的“亲民”之心,所有领导干部需深思之。
贴近百姓彰显“亲民”意识。发表该漫画的总编辑黄庭满说:“习主席在接受采访中用大白话,这是很亲民的形象。”正是这种语言和形象给了他的编辑团队灵感,才制作出了这样的漫画。看来,形象深入人心的大前提便是有最真实的行动,否则也不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习主席接受采访引用春晚歌曲歌名本身就是贴近百姓的亲民之举,不再“高高在上”,让人赞许。而所有领导干部必须学习的便是习主席的这种“亲民”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把百姓放在心中!
公开行踪彰显“亲民”自信。这样的漫画让笔者想起曾经的“悬浮照”风波,一些领导干部不精心思考如何一心为民,相反,却在如何“作秀”上下功夫,让人匪夷所思。其实仔细想想,这不过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若真的能够如习主席一样,在十五个月的时间里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和世界五大洲,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又何必在图片上搞“形式主义”。因此,习主席公开行踪充分彰显了一种“亲民”自信,各级领导干部都拥有这种自信方能真正走好群众路线,赢得民心。
形象鲜活彰显“亲民”风范。在大众的脑海中,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应该是严肃的。而实际上,从炕头拉家常到“庆丰包子”,习主席所展现的“亲民”风范非常鲜活,而如今更用漫画的形式加以表现,则让大众更为直接形象的体会到国家领导人的姿态,这种姿态充满魅力,体现大国风范;充满魄力,体现治国理念。试想,若能让人民大众都成为自己的“粉丝”,则国家必能和谐发展,民族必能凝心聚力。各级领导干部都需在关心群众疾苦上下功夫,要明白,拥有自己的群众“粉丝”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