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降七成。但记者调查发现——

一些县级驻京办仍在“潜伏”

记者 凌军辉 孔祥鑫 李放

2014年01月22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通报,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但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严令撤销,但一些县级驻京办改名为服务中心、联络处、会馆等,仍然私下运行。

  “名亡实存”,县级驻京办频换“马甲”

  按照规定,国家近年集中撤销625家驻京办事机构,并严禁以变换名称、转移驻地等形式变相保留。

  然而,记者近期在北京走访发现,很多应撤销的县级驻京办纷纷改头换面,有的改名为“在京工作人员服务中心”,有的改为“驻京联络处”或公司、会馆。一些高校也以“驻京研究院”等名义,变相设立驻京办。

  除了改换名目,驻京办的办公地点更加隐蔽。有的县级驻京办把办公室设在居民小区,有的依托酒店旅馆变通运作。南方一县级市在北京一居民小区买了一个单元的房产,作为驻京联络机构的办公场所。该“驻京联络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这个驻京办在名义上早已不复存在,门口也不挂任何牌子,但“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和原来基本一样,“仍享受正科级待遇,编制在县里,工资照常发”。

  除了县级驻京办,一些地方政府的职能部门也变相保留驻京机构,专门对口“跑部进京”。西部某省驻京办工作人员介绍,一些省直部门表面上取消了驻京机构,暗地里把相关工作人员安排到省驻京办里面,下设处室专门对口联系相关部委。“很多项目、资金都要中央部委审批,不派专人联系的话肯定会吃亏。”

  一名东部某地级市驻京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县级驻京办表面看全部撤销了,实际上很多都在私底下运行,又不需要审批和年检,管理非常混乱。

  有驻京办一年公务接待超2000次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驻京办每年花费财政资金动辄几十万元、数百万元,这些钱究竟花到哪里了?统计显示,2012年广州驻京办“三公”总支出1061.7万元,人均“三公”支出超过29万元。虽是一地一时情况,相关数字仍然引发公众关注。

  “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搞好接待。”西南某省驻京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何接待都有具体规定:省级领导来了要正式接待,包括吃住行;厅局领导来了大多是提供方便,包括接送和住宿,一般不负责餐饮。由于接待压力太大,驻京办十几辆车根本不够用。“我大致算了一下,去年一年仅公务接待就超过2000次。”

  而驻京办餐饮既安全,又有特色,成为公款吃喝的重要场所。一名曾在多个驻京办用餐的知情人士说,很多驻京办的厨师、原料都是直接从当地调运过去的,各有特色。

  除了公款吃喝,驻京办还助长了逢年过节送礼的歪风。北方某省驻京办工作人员说,每逢佳节,驻京办都会去看望在京的该省籍贯的领导干部,以及曾经在该省工作过的领导干部。这种惯例性的慰问以送当地土特产品为主,有时价值也很可观。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领导还借机谋私利。东部一个地级市驻京办工作人员透露,他们除了承担公务,还是领导的“生活秘书”,要为领导及其家人来京就医、子女就学等提供“一条龙”服务。

  “我见过的最大面额餐饮发票是首都大酒店开的,面值108400元。这张发票内容是虚的,就是套现自己用。”曾在西南某地州驻京办担任出纳近20年的杨女士告诉记者,驻京办的财务管理漏洞多,有的领导经常借公款接待之机开出巨额发票充账,把公家的钱揣进个人腰包。

  驻京办为何难说“再见”

  驻京办最初的职能是方便地方和中央交流。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争取地方发展所需的项目、指标、物资和资金等,各级各类驻京办爆发式增长,数量一度高达数千。

  县级驻京办为何难说再见?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地方建设发展项目审批很多都集中在中央各部委手里,“跑部钱进”成为投资最少、见效最快的途径。

  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驻京办其实就是“特权怪胎”,极易滋生腐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表示,跑项目、要资金需求不止,县级驻京办就会“死灰复燃”。

  对此,专家指出,当务之急,一方面要重新清理整顿各级各类驻京机构,疏堵结合打击私下运行的县级驻京办;另一方面要落实监管责任,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防驻京办成为治理公款浪费腐败的薄弱环节。从长远看,应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铲除“跑部钱进”的土壤,规范“三公”消费支出,从根本上杜绝驻京办乱象。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22日 09 版)

分享到:
(责编:权娟、杨媚)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