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双联系”:贯彻群众路线的有益探索

高登榜

2014年01月06日14:13  来源:安徽日报

为了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芜湖市委近年来开展了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工作,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解民忧、聚民智、促和谐,形成了促进作风转变、密切党群联系、维护和谐稳定、推动科学发展的叠加效应,也为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双联系”的特点

“双联系”采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户、机关单位联系村(社区)的方式,使干部联系群众有渠道、深入群众有平台、服务群众有载体,实现干部与群众双向互动。一是联系全覆盖。市县乡三级联动,各级党政机关和所有在职科级以上干部全出动,实现对相对贫困村和困难户、信访户的全覆盖。全市530多个市、县区党政机关与965个村(社区)建立联系机制,在职科级以上干部联系若干贫困户、信访户和致富带头人等,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和责任网络。一些单位还将“双联系”范围向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延伸。二是干部沉下去。以刚性规定推动干部向下看、往下走,让田间地头成为干部的办公室,群众诉求成为工作的动员令。联户干部每月入户走访不得少于1次,联系群众“三必看”、“三必问”、“三必留”;党政机关领导班子成员每年驻村不少于10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此外,机关年轻干部、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通过集中安排、自行前往等方式驻村蹲点。三是服务常态化。为防止和克服联系服务群众“一阵风”现象,单位联系点、干部联系户长期保持不变。机关单位主要做好服务发展、服务稳定、结对共建三项工作,推动市县乡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联户干部普遍发放民情联系卡,与群众保持直接的经常性联系,做好民情调查、政策宣讲、困难帮扶、便民服务、矛盾调解等五项工作,确保群众有困难时找得到人、诉得了苦、办得成事。四是运行制度化。围绕“怎么服务”、“怎么监督”、“怎么评价”等,建立公开承诺、督查考核、群众评议等一整套制度,将“双联系”工作考评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有任务、有督查、有评议、有奖惩的运行机制,促使党员干部真心实意联系群众,实实在在服务群众。建立群众诉求解决机制,制定分级解决问题实施办法,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做好记录,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交由单位协调解决;单位不能解决的,及时报告市委、市政府集中研究解决。

二、“双联系”的成效

“双联系”工作的开展,使得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组织得以加强、社会更加和谐。表现在:一是增进干群鱼水之情。“双联系”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与群众结穷亲、交朋友,把工作做到群众急需处,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解决了一大批民生方面的急事难事烦心事,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群众有困难、干部在身边,群众有困惑、干部来解答,群众有诉求、干部见行动,群众对干部多了信任、少了怀疑,有难事先找干部帮、有心事愿与干部说,党群关系之间的那堵“隔离墙”得以拆除。二是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双联系”工作使得党员干部在下基层、接地气中切实体验了稼穑之辛、百姓之难,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明显增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角度发生了根本转变。一些不敢做、不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锤炼了群众工作本领,做群众工作“进得了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三是筑牢基层组织基础。 “双联系”工作深化了结对共建,推动了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困难共帮、服务共抓、文明共创。“双联系”工作扶持村或社区发展、壮大公益事业、帮助规范管理、加强组织建设,变零星帮扶为整体帮扶,变物质帮扶为思想帮扶,变给钱给物为造血帮扶,解决了一些基层组织建设的实际问题,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四是聚合发展内在动力。 “双联系”工作注重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该项工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畅通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渠道。广大党员干部摸清了下情、掌握了实情,深化了对市情、县情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体现群众意愿,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形成了心齐、气顺、干劲足的生动局面。

三、“双联系”的启示

“双联系”工作是新时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干部作风建设的有益探索,为我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直接联系是重要途径。干部与群众勤走动、常联系,群众自然会把干部当亲人。“双联系”工作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干群直接面对面、相互联系常态化的问题,使得干部与群众打成一片,获得了群众的理解与信任。深入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探索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途径和范围,通过更加广泛、直接、常态的联系和服务,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解决问题是首要任务。群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双联系”工作中,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带着感情和责任下去、解决矛盾和问题回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深入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多办好事、多做实事、多解难事,努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搞好结合是重要方法。实践证明,“双联系”工作与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紧密结合,与机关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就能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出成果、出成效。深入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做好结合文章,把教育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做到两结合、两促进。

长效机制是重要保障。持久推动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要靠制度机制来保障。在“双联系”工作中,我们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把密切联系群众、历练干部作风的好经验用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建立深化“双联系”工作的长效机制,务求成效变长效。深入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健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使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作者单位:中共芜湖市委)

分享到:
(责编:吴斌、常雪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