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过去的老同事,还是现在的新同事,都说高德荣是个“工作狂”。38年来,他心里永远记挂着贫困群众,脑中始终思考着如何让独龙江乡尽快发展,行动上一直坚持着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为工作眼里不容一粒沙
“无论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工作和生活条件发生怎样的变化,都要坚守不忘恩、不忘本、不妄为。因为忘恩,就是负义;忘本,就会变质;妄为,就要出事。”这是高德荣多年来一直挂在嘴边的话。
高德荣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曾经有一次,我们在走访村民时工作做得不够细致,后来被‘老县长’下乡时了解到,虽然是过去很久的事了,仍然被他骂了。不过骂归骂,我们都知道他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目的就是要求大家把工作干好。”孔当村武装干事吴永权告诉记者。
“龙元村的安居工程,‘老县长’经常来。每一个点,每一个细节他都会亲自检查,只要稍微不对,立马就要求工程队整改或者重做。在村民搬进新房前,‘老县长’还要对新房的用电、用水、用火以及卫生等方面逐一交代,希望村民们能尽快适应新环境,保护好新居。”谈起高德荣对安居工程的关心,龙元村武装干事龙建华滔滔不绝。
高德荣经常对村干部说:“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不通公路是不行的。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要发展,交通建设必须摆在第一位。这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大工程,我们一定要把它搞好,不然我们就对不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支持。”村村通公路是高德荣带领独龙族群众致富的第一个愿望,现在这个愿望已经实现。
为产业甘当义务宣讲员
草果产业现在已成为独龙江乡的支柱产业,仅2012年就新增种植面积3000亩,全乡草果种植面积累计达3.5万亩。作为草果产业的带头人,高德荣在草果种植初期付出了不少汗水。
马库村村支书杨恩对草果种植初期的艰难记忆犹新,他说:“当时独龙江村组不通路,无论发展什么都很困难。相比起见效益慢且前景不明的草果,老百姓更愿意选择养羊。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积极性,‘老县长’不仅对村民进行草果苗补偿,还带领我们村干部挨家挨户的去做宣传动员。”
巴坡村主任王世荣回忆说:“‘老县长’第一次给我们村发草果苗时,都是亲自把草果苗发到每一户村民手中,并详细地讲解种植方法。怕讲得不清楚,他还专门在自己的种植基地举办培训班,手把手地教大家种草果。”巴坡村从2007年开始种植草果,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64元,而在种草果前,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00元到400元。
除了草果,重楼产业也是高德荣目前大力推进的产业。高德荣先在自己的基地试种不同品种的重楼,实验成功后,再把适合种植的品种交给村民们种植。如今,全乡的重楼种植已基本达到户均一亩,预计明后年就能见效益。
为众乡亲奔波不辞辛劳
“我们当干部、当领导的能不能走群众路线,首先看他对群众有没有割不断的实实在在的感情。”多少年前,高德荣这样一句不经意间说的话,却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政协主席刘正华的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迹。他说,高德荣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群众的喜乐困苦、所急所盼,他都了然于胸,对群众比对亲人还亲。
高德荣下乡都是住在老百姓家里,每天晚上都要在火塘边与老百姓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帮老百姓解决困难。有时高德荣为了解某一户老百姓的情况,甚至不惜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独龙江的每个村、每个村民小组的情况,‘老县长’甚至比我们还熟。”“去到老百姓家,他从不摆架子,与大家亲得很。”独龙江乡不少村干部都有这样的感叹。
杨恩也给记者讲述了关于高德荣的几个小故事:“‘老县长’会不定期地到村里给村民们做技术培训,少则三四天,多则一星期。有时下雨,车过不来,他就走几小时的山路进来。每次下来,‘老县长’都要给我们带点烟酒或者水果,他说我们基层干部很辛苦,关心我们是应该的。还有一次,临走时老百姓坚持要送他两只鸡,他拧不过,最后只能偷偷给老百姓留下200元钱。村民中老的少的跟‘老县长’都非常熟,像亲人一样。”(记者 付雪晖 邓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