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作风建设大家谈

从中医诊疗看群众工作

万忠家

2013年11月19日17:3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先诊断患者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做群众工作也是同样道理,把准脉搏,找到切入点,才能解决好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

学会“望”,就是要注意观察,掌握群众需求。曾任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王伯祥知道,寿光的寿南土地肥沃,而寿北是一片荒芜的盐碱滩。如果不彻底改变寿北的面貌,寿光发展得再好也只能富一半穷一半。开发寿北的大幕就此拉开,盐田晒盐、台田种棉、滩涂养虾,寿北人的生活从此翻开了新篇章。王伯祥的“望”,让他看到了寿北盐碱滩背后蕴藏的生机,也让老百姓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践行群众路线,党员干部首先要学会“望”,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做到既了解整体、又关注细节,才能弄清楚基层的情况,把握准群众的需求。从这一点来讲,学会“望”,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只有“望”得深、“望”得实,才能保证工作措施群众满意、工作成效群众满意。

学会“闻”,就是要注意倾听,了解群众意愿。郭光文任湖南邵阳市市长期间,市民普遍反映邵阳的公共汽车“脏乱差”。郭文光不但听得进,而且登上公共汽车,暗访公交运营情况。一路倾听市民要求“政府好好管一管邵阳的公交车”的心声,郭光文愧意地说,“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市民群众,我们共同想办法,一定把这个问题解决好”。郭文光的“闻”,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深思。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注意收集群众的看法和反映,善于倾听群众的“声音”,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才能做到根据群众的意愿处理问题,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满意。正所谓:不拒百姓发“牢骚”,“牢骚”刺耳,但不乏箴言;就怕干部踢“皮球”,“皮球”圆滑,却丢掉民心。

学会问,就是要问政于民,征求群众意见。焦裕禄初到兰考时,展现在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严重的灾荒景象,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为了扭转兰考的面貌,他拜群众为师,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好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焦裕禄的“问”,是诚心诚意的问,是带着感情、带着思考、带着问题的问。作为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在学习生活中,要多与群众谈心交流,问问柴米油盐、问问衣食住行、问问安危冷暖,问问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项工作是否满意,问问对改进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工作,拉近干群的距离。

学会“切”,就是要注意分析,解决群众问题。有过农村工作经历的都知道,村级财务管理和村级财务监督,是乡镇党委(政府)比较挠头的一个问题。时任江西修水县义宁镇党委书记的唐晓荣经过深入调研,作出一个大胆决定,将村级财务审核专用章一分为三,由三名理财小组成员各持一瓣,只有三人同时到场一致同意时,才能报销。修水村级财务监督“三瓣章”制度,在全国首开先河,得到老百姓、村干部、乡镇干部乃至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三瓣章”看起来土的掉渣儿,但就是这种最简单的办法,却充分体现了权力制衡的法理,成为最管用的土办法。即便是现在农村普遍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三瓣章”仍然是村务监督的有效方式之一。唐晓荣的“切”,源于对问题看得透、对原因分析得准,所以才切中要害,解决了问题。

做群众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党员干部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同时,要着眼长远,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只是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如何教育引导群众、如何组织发动群众,如何带领群众齐心协力奔上小康幸福路,才是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的最终目标。

分享到:
(责编:秦华、赵晶)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