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消解社会冲突的关键

阎荣舟

2013年11月11日15:02  来源:学习时报

社会冲突是社会发展中各个主体之间价值观、利益诉求等不一致诱发的矛盾和对立。建设性社会冲突是必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但如果社会冲突得不到及时化解,破坏性冲突越来越多,那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利的结果,破坏社会发展的系统合力,因此要重视社会冲突的控制和消解。而要做好社会冲突的消解工作,关键一条是坚持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设身处地地解决群众问题,扎扎实实地保障群众利益。

当前社会冲突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

以诱发社会冲突的原因为标准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收入差距过大带来的冲突。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财富分配差距日益加大,而且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财富积累的“马太效应”,富者愈富穷者愈穷,所以仇富心理加重,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普遍存在信任度低,交易成本高的一种状态,从而影响到全社会的合作共赢,心理性冲突严重。二是政策诉求与部分利益主体诉求不一致引发的冲突。公共政策具有全局性的利益诉求,往往追求的是规模效应、长期效应,难免对个别的利益主体短期上有一定伤害,而在市场经济中,与政策相关的一些利益主体更主要是关注自我利益。因此,发展中的大多数人认可的好政策,一样会因为沟通缺乏、救济失范而导致执行中的对立,何况还存在种种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局部的利益冲突发生,甚至形成暴力性社会冲突。三是社会性整体心理干预能力弱与社会性焦虑规模扩大而形成社会冲突。每个社会的发展都存在不同的社会性压力,部分社会个体感觉安全需要不能得以满足,存在社会性焦虑,但我国当前社会性心理干预机制并不通畅,因此,焦虑的增加与干预的不到位就导致一些社会冲突发生。四是网络普及与网络监管不对称而引发的冲突。网络尤其是新媒体网络的发展普及带来了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均等化,社会性信息不对称逐步消除,但因为网络监管难度大,各种网络表达逐渐失范,一些谣言传播诱发了社会冲突。五是公权机关权力失范带来的冲突。为百姓服务应该是公权机关的天职,但组成公权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却因为道德问题和机会主义而有各种失范行为,如腐败、渎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这些都导致民众对政府为代表的公权机关信任度降低,由此而引发了一些社会冲突。六是改革不彻底带来的冲突。改革过程中因为缺乏系统安排,顶层设计不到位,很多政策碎片化、试点长期化,从而形成了政策性的社会冲突,如人事、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不彻底,出现政策性歧视的客观结果,削弱了改革追求公平正义的初衷,也容易诱发一些社会冲突。

践行群众路线消解社会冲突的路径选择

作为不同利益个体集合而建立的社会,不大可能一劳永逸地实现所有人一致性满意的状态。因此,随着某一个阶段的社会发展,各种利益冲突、各种发展失调都会逐步积累,引发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是强烈对抗,这就需要政策决定者和执行者深入群众,扎实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搞清楚社会冲突的根本关节点,汇集民意,集中群众智慧,将群众创造出来的好办法好思路,在宏观层面进行统筹把握,做好顶层设计,以改革为基本动力,以创新为基本方式,按照从观念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路径,全面消解社会冲突赖以存在的基础,这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深入认识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观点,创新观念,深化顶层设计,打好改革的攻坚战,消除因为政策碎片化、政策部门化等现象带来的冲突,提升政府等公权机关的公信力,重建社会发展中的信任机制和社会诚信体系。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科学评估我们已经存在的政策,认识政策的时效性和历史局限性,结合现实条件促进政策创新,找出现阶段下科学有效执行政策实现政策目标的途径。以依靠群众进行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为基本原则,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加强反腐败制度创新,推动社会性监督机制的硬约束,规范公权,增强政策执行的透明度,消除因个别人的个别问题带来的政策执行扭曲问题,形成良好的政策执行与政策效果监督的机制。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宗旨。坚定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反映的是我们改革开放方向的正确性,反映的是我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发展的科学程度的认知,通过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社会管理从管制型社会管理向服务型社会管理的根本转变、从单纯政府管理向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的根本转变、从主要依靠政策管理向依法治理和综合施策的根本转变,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充分了解群众的精神需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建立广泛的社会心理干预机制,消除社会性焦虑,发展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激发老百姓的正义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形成关于社会发展统一认识和未来持续性收益的良好预期,提升行为的长期性、稳定性。

与时俱进,拓展群众工作领域。通过掌握最新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加强网络监管,既要保证网络民主的有效推进,又要严格限制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行为的滋生,使得没有空间距离的网络平台成为社会发展中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主要途径,促进社会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要充分认识走群众路线的长期必要性。实事求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调查研究,以民生为工作重点,不断缩小收入差距,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老百姓,让不同利益群体感受到生活的进步,让公平正义得以张扬,以消除各种负向情绪的存在载体,全面建成和谐的小康社会。

分享到:
(责编:王金雪、权娟)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