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由于在云南贡山县城等着给汽车加油耽误了3个多小时,加上一路采访,到达独龙江高德荣培训基地时,已是晚上9点。在这个专门培训独龙族群众实用技术的地方,我们采访组一行十几人,伴着彻夜不灭的长明灯,头枕哗哗流过的独龙江水,和衣睡在嘎吱作响的楼板上,就这样进入了高德荣的独龙江世界。
民族干部的无限忠诚
以记者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来判断,高德荣不是一个理想的采访对象。他几乎不愿长时间坐下来与记者交流,我们对他的采访,是跟在他后边小跑着进行的。他对记者的连续提问也不感兴趣,甚至本能地反感谈他自己,要从他口里直接得到细节几乎不可能。但这无形中加重了我们的好奇心,以及对他个人魅力来自哪里的追索。
回顾高德荣的人生轨迹,青少年时代,走出独龙江是他最大的梦想。1975年,高德荣从怒江州师范学校毕业留校,后来还担任了学校团委书记,为实现梦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1979年,25岁的高德荣出人预料地向组织提出申请,要求调回独龙江乡工作,到独龙江乡巴坡完小当一名教师。后来,他从乡政府办事员干起,然后是乡长、县长、州人大副主任,又一次走出了独龙江。2006年,高德荣再次向组织上要求回到独龙江工作,2010年,他担任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在独龙江长期蹲点。两次走出独龙江,又两次回到这里,这已经远远不是个人奋斗和自我价值实现能够解释的了。
这几年,通过高德荣和一大批领导的呼吁,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对独龙族群众的脱贫工作空前重视,在这里实施了整族帮扶、整乡推进扶贫工程,独龙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任独龙江乡乡长的高德荣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一次,有人跟他开玩笑说,“高德荣,你就是独龙族的头人”。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独龙族的儿子,共产党才是独龙族的头人!”对党、国家和民族忠诚,对于高德荣来说,绝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中共怒江州委书记童志云接受采访时说:“高德荣身上集中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的4个品质,忠诚、责任、为民和奉献”。
环境保护与产业建设并行
云南地处边疆,但最偏僻难至的地方莫过独龙江。这里是我国独龙族唯一的聚居地,独龙江乡面积接近2000平方公里,散居着4000多名独龙族群众。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独龙族同胞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极度偏远的地理位置、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使这里始终未能彻底摆脱贫困。
在这次采访之前,记者曾两次见过高德荣。第一次是2005年3月8日,在全国两会期间,高德荣作为人大代表围绕科学发展观讨论时发言说:“我的家乡独龙江是生态保护最好的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7%,但至今贫困程度深,当地群众仍然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因此,保护不能绝对化,开发不能随意性。只讲保护不发展不行,只讲发展滥开发更不行。”
第二次见到高德荣是2012年。这次再见高德荣,国家花几十万元为独龙族群众免费建盖的农家小院已经大部分落成,统一建盖的房屋色彩艳丽,掩映在独龙江畔的绿荫之中。世代散居在深山密林中的独龙族群众搬出了深山,宽敞平整的柏油路通向独龙族各村寨。独龙族群众和城里人一样拥有了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等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基础设施改善后,高德荣的关注点开始转向绿色产业,利用独龙江的自然优势开展规模化种植,养蜂、养独龙牛,发展特色旅游,力争使独龙江走出“富饶的贫困”。面对即将展开的产业建设,高德荣一直在努力保护独龙江优美的环境。最近,在高德荣的力推下,独龙江乡制订了最严苛的环保管理规定——“禁止销售瓶装酒”,因为无法回收的玻璃瓶会污染这里的环境。
贡山县常务副县长熊汉峰是一位普米族干部,多年工作在独龙江,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变化。他说:“我在高德荣身上深深感受到了他对独龙族群众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带领整个独龙族走出了大山,并开始融入现代社会。”
心系家乡默默奉献
10月26日中午,利用在贡山县城午饭前的时间,我们参观了高德荣在县城的家。他家在一栋20多年前建的旧楼里,位于一楼的房子光线昏暗,屋里家具简陋,墙壁和天花板已被取暖的烟火熏黑。如果不是墙上几张高德荣参加各级人代会的合影大照片,真无法想象这是曾经的贡山县县长的家。本来,如今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高德荣还可以在州府六库有房子,但是他不要。不要房子,可以补一笔钱,他也不要。
25日下午,在六库,州委宣传部邀请与高德荣多年共事的同志与记者座谈,高德荣的女儿高迎春也参加了。到她发言时,她竟泣不成声。她说,小时候,父亲的形象在记忆里是模糊的。因为晚上父亲回来她已经睡了,早上起来上学他又走了。长大后,姐弟几个也没有得到父亲的多少关照。父亲的很多事,大部分是别人告诉她的,“今天听叔叔们讲了父亲做的那么多好事,我实在太感动了。想想过去对父亲的诸多不理解,现在终于明白了。”
27日中午,记者一行在孔当村吃中午饭。高德荣戴的一块双狮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问,果然是高德荣20多年前参加国庆观礼团时得到的纪念表。因为戴的时间太长,表已经不太准了,但他始终舍不得扔。再看他身上穿的衣服,是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中山装,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十分陈旧。高德荣曾经讲过:“我们全家人都是拿工资的,我家脱贫了,但我们的民族还没有脱贫,怎么好意思去打扮自己呢?与其花钱去打扮自己,还不如去打扮自己热爱的家乡”。
在独龙江采访期间,记者曾几次悄悄拉住遇到的独龙族群众,指着高德荣的背影问认不认识,他们都笑着说“他是我们的老县长”。记者又问“他人怎么样?”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好!”再问“怎么好?”他们几乎都会害羞地说,“不会说。”记者似乎读懂了高德荣,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面对如此淳朴善良的同胞,除了默默地奉献,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
10月28日一早,我们结束采访准备返程。告别时,高德荣难得地对我们发表了一番“激情洋溢”的讲话:“山顶刮来的风冷了,估计上面下雪了,独龙江半年大雪封山的时间日益临近。但是,我要提前告诉大家一个喜讯,这是独龙江最后一次大雪封山。在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下,明年初,随着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打通,千百年来独龙族人民与外界半年隔绝的日子就会结束!”站在寒风中的记者一行,听得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