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些地方别出心裁,推出种种新招,惹来社会诸多热议——有群众大会隆重举行,但见主席台上每位预上矿泉水一瓶。领导登台后大手一挥:全部撤下,改以服务员用暖瓶一一倒水;有行政大楼早已落成,一旁闲置,却将人员及时安排挤进别处临时办公场所,以保证合乎标准。(11月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转自《半月谈》)
矿泉水换成白开水也好,新楼不用用旧楼也罢,说是“新招”,其实未必。类似的做法,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初,已经出现过了。
比如:某地春节期间,大街小巷装点节日喜庆气氛的大红灯笼,在晚间都没有点亮,理由是“可以省下不少电”,“节俭的习惯在一只只小小的红灯笼上得到了体现”;一些单位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公务用车统一换成国产品牌,将先前配置超标的汽车、国外品牌的汽车弃之不用,或闲置在车库里,或低价拍卖掉……看起来慷慨激昂,雷厉风行,最终却以“节约”的名义浪费了国有资产。
国人办事素有“刮风”的习惯,一阵一阵,此起彼伏。事实上,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很多时候都只是形式主义“新桃换旧符”而已。
形式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直接表现是工作中的花拳绣腿、表面文章,实质上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思想作祟,深层的根源则还在于工作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有一则讽刺小品文,说某单位竞争上岗,轮到一美女上台演讲,台下评委中一领导突然起立说:“这位是我的亲戚,我应该回避一下。”遂离开会场。结果,此女顺利晋升。这位领导表面上讲“回避”、不循私情,实则在公布与竞争者的亲戚关系,暗示其他评委“关照”,把形式主义用到了极致。
反对“四风”,首先要反对的是形式主义。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反来反去,竟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形式主义“怪圈”,习惯性地搞起了新的形式主义。为什么呢?一是出于逢迎。好比清理超标公务用车,把公车通通换成国产品牌,那些超标的、国外的汽车一律靠边站,贯彻上级精神态度坚决、不打折扣,这就是对上面最好的交待。二是出于实惠。矿泉水是水,白开水也是水,喝啥都一样,但喝白开水能够博得艰苦朴素的美名;新楼可以用,旧楼也可以用,临时找个旧楼蒙混过关,风头过后还可以搬回来。三是出于简单。拿节俭来说,最大的节约是“不用”,响应勤俭节约号召只需关掉灯笼电源就行,以不作为代替作为,既不伤脑筋,又不费力气,如此“无为而治”,何乐而不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自然不会是轻而易举之事。“四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整治“四风”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善于打攻坚战,也要坚持打持久战。试图以投机取巧的方式搞活动,以形式主义的伎俩反“四风”,只能是自欺欺人,必须坚决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