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大家谈·今天,怎样走群众路线⑩)

小窗口连着群众大问题

2013年10月22日08: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有媒体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曾遭遇“办证难”。从来信可以看出,群众对那些“难看的脸”深恶痛绝。一位读者说得好,将心比心,假如工作人员是站在窗口外的群众,就会冷暖自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解决群众身边的问题。“办证难”虽是小事,却是群众遭遇最多的大难题。其根源究竟何在?如何破解?今天我们不妨听听来自读者的见解。

  同时特别欢迎来自“窗口”一线的工作人员踊跃参与,以亲身体会,从制度建设、机制完善、流程改进等方面如何擦亮“窗口”,建言献策。

  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编  者  

                     

  如果是你站在了“窗外”

  河北宁晋  温辰生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工作人员如果能够换位思考,难道对“从小肚子跑到大肚子也没跑下证来”的苦楚没有丝毫同情?难道对“比西天取经还波折”的曲折没有半点感同身受?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对群众疾苦多一点切身感受,就会在工作中少一些敷衍拖延。

  对群众而言,身边干部作风好,干部整体形象就会加分;办事窗口效率高,政府部门总体公信力就会提升。从这个意义上,小窗口关系大作风,所在者小,所影响者大;一次窗口办事,既可能是政府公信的一块基石,也可能是公信坍塌的一个链条。

  然而,现实中一些工作人员缺少这种“换位思考”,认为办个证件无非是小事一桩、沧海一粟,看不到这样的小事对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对干部形象和政府公信的影响力。干部学会“换位思考”,就会真正懂得什么是民生无小事,就能站在群众立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

  服务窗口不是私人领地

  浙江桐乡  姚孝平

  前段时间,我到镇上邮局寄包裹,包裹窗口的办事人员接了一个长电话,然后沉浸在与同事的聊天之中,对我索要包裹单的请求充耳不闻,他还穿着拖鞋,而汇兑窗口的办事人员在打毛衣,神情怡然。寄个包裹,足足浪费了40多分钟时间。

  办事窗口本应为民服务,办事人员理应提高效率,但是有些工作人员却不把办事窗口当成公共服务平台,反而视之为“私人领地”,像是在自个儿家里一样自由散漫。既把窗口视为“家”,来办事的群众自然就是“外人”,于是爱搭不理、不温不火,“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就顺理成章。

  事实上,很多办事窗口都在墙上挂出意见簿,展现出尊重民情、听取民意的开明态度;意见簿上,也常常赫然写着“服务态度差”、“工作散漫”等大字。只可惜,意见并未转化为行动,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工作人员视办事窗口为“私人领地”,显然是重要原因。因此,解决窗口作风的顽瘴痼疾,就应该让办事窗口真正体现“公共性”,让工作人员严肃起来。

  根治顽疾需破除潜规则

  山东寿光  王  斌

  前不久,我到一个服务窗口办事,等了半天,好不容易轮到自己,正准备向窗口递交材料,却被人捷足先登。窗口办事人员不但没告诫他“按排队顺序办理”,反而爽快地给办了。从办事员与他的言谈举止之间,我才意识到他俩是“熟人”。

  这种“看人下菜”的现象在服务窗口屡见不鲜,也是畅行无阻的潜规则:“熟人”去办事,办事人员往往无微不至,为其开绿灯;如果换做普通群众,则马上变了一副面孔。出现这种不良现象,源于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熟人意识”,遇有“熟人”如不热情接待,有损关系、伤害面子。长此以往,熟人“利益链”就会结成社会“关系网”,自己给熟人服务好了,今后找人办事也会方便。

  破除这种潜规则,应当强化“群众意识”,摒弃“私心、偏心、杂心”,将“诚心、公心、热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应当加强“群众监督”,用监督之剑斩断熟人“利益链”,尤其需要铭记,“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22日 05 版)

分享到:
(责编:权娟、杨媚)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