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这一重要指示,是我们衡量民主生活会能否取得实效的一把标尺,也为下一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指明了方向。
当前,有的地方虽然意见听取了、问题查摆了、批评开展了、措施制定了,看着厚厚的一沓意见表、精心梳理出的问题集、详细的整改措施,似乎自我感觉很好,但如果仅仅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自娱自乐,该解决的问题依旧原封不动地摆在那里,这有悖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的初衷,也影响到整改的效果。
效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的问题最清楚;群众的评价是客观的,评价的内容最真实。党员干部是不是存在作风问题,存在哪些作风问题,问题查摆得准不准、全不全,剖析得深不深、透不透,提出的整改措施实不实、到位不到位,群众最有发言权和评价权。因此,将群众参与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主动请群众监督、请群众评价,方能确保整改取得实效。
请群众参与。通过开座谈会、发放意见表、个人访谈、上门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听意见,不单要将群众请进来,领导干部还要积极走出去,将收集到的意见仔细梳理、分门别类、调查核实、及时整改。
请群众监督。将整改内容、整改时间表、整改具体措施等公布于众,让群众知道改什么、怎么改。对承诺要整改的问题,要一五一十地罗列出来,不遮遮掩掩、不羞羞答答,应实实在在地整改。广泛接受群众的监督,可大大提升党员干部整改的积极性,也可大大提高整改效率。
请群众评价。群众是整改是否取得实效的检验者和评价者:整改是否达到预期水平,承诺的整改问题是否落实,领导干部作风是否转变等,群众的评价最有分量。应依据整改措施制定打分表,让群众逐一评判。不过关的抓紧时间“回炉”,不合格的继续改正。整改效果好不好,落实到位不到位,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说到底还是群众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