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壶清茶、看日落晚霞、游历山水胜地,四川北川县原副县长兰辉向妻子这样描述憧憬中的退休后生活,然而这一切在那场意外后永远无法实现。
2013年5月23日下午,带病下乡工作的兰辉因痔疮手术伤口未愈,下车换药时意外坠崖跌入堰塞湖,不幸离世。
瘦削的身上套着一件略显宽大的条纹衬衫,眉头紧锁凝视着远方。这个身高1.72米、体重不到60公斤的北川汉子,留在世界上的最后身影,是出事当天他在曲山镇监察道路交通安全时的工作照。就在一个多月前,他刚满48岁。
兰辉匆匆走了,带着对亲人未竟的承诺,留给家人最厚重的遗物是一大堆笔记、本子和荣誉奖状。
听到儿子去世的消息,满头白发的八旬老父顿时昏厥过去,醒来后捧着儿子的照片泪流满面,不住喃喃地说:“娃说要带我去看堰塞湖,怎么还没去,他就先走了。”
兰辉是土生土长的北川人,父母曾是北川县曲山镇一家茶厂的工人,他在四兄妹中排行老三。在这个普通家庭长大,兰辉继承了父亲的坚强、自立,又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节俭、善良。
他从小好学懂事。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他就跑到镇上的图书馆或借老师的旧报纸看。为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虽考上高中,但他还是选择去读不用交学费、“包吃包住”的中师。
家境清贫的兰辉格外热爱生活。他和妻子周志鸿是街坊、初中同学,两人从小相识。在妻子眼里,学生时代的兰辉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吉他,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喜欢杜甫的诗,也常自己写诗歌散文。
周志鸿说,嫁给他,就是因为他心地善良,为人朴实,干事踏实。婚后22年,周志鸿听到丈夫对她说得最多的话是“忙得很”,看到最多的是每天清晨丈夫匆匆离家的背影,深夜拖着疲惫身体回家的倦态。
“忙”,是兰辉参加工作30年来的常态。从教师到团县委书记,从通口镇党委书记到县史志办主任、县政府办主任,再到副县长,工作节奏像陀螺一样越转越快,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
兰辉生前办公柜里摞着的8本厚厚的工作日记,记录了他近5年来每天的日程安排。本子上每天列出的“应做”工作清单,最多时一天有近十项,即使周末也常被“会议”“下乡调研”塞满。特别是2009年担任副县长后三年来,兰辉工作日程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工地、跑项目、排隐患,驱车2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转了6圈。
忙碌中的兰辉没空写诗,没空去开女儿的家长会,没空参加老同学聚会,甚至在家人最需要他的时候缺席。女儿出生那天,北川遭受特大暴雨洪灾,他在抗洪抢险一线忙着抢险救灾;母亲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那天,他在曲山镇带着100多名被困乡亲翻山越岭,爬出与世隔绝的山沟;父亲生病被送往医院重症监护室救治那天,他正在工地检查矿井安全。
对家人有太多亏欠、愧疚的兰辉却把乡亲们的事记得一清二楚。每次下乡,他总要到敬老院看一看,到困难户家里走一走,查查房屋是否漏雨,摸摸被子是否暖和,看看米桶还有多少米。看到谁家有困难,他总会帮一把。在北川,许多群众都有他的手机号码。
常把“人不能只顾自己,要多为别人想想”挂在嘴边的兰辉,家里并不宽裕。他的妻子、哥哥、弟弟都没有正式工作,哥哥所就职的工厂倒闭后到处打零工,弟弟在绵阳一家酒店打杂。他不抽烟,穿几十块钱的衣服,从牙缝里挤出钱接济困难学生、老乡。
听说兰辉去世后,数千群众自发前来参加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女儿兰欣怡这才知道爸爸一生帮助了那么多人,在这些不认识的人口中,“爸爸是个好人,是个一心付出不求回报的好人”。看到送别人群泪眼婆娑,在父亲遗体旁悲恸地久久不愿离去,她才明白,之前眼中的“工作狂”爸爸每天忙得多么有意义,为故乡做了多少实事。
品格如兰,温暖如日。挚友这样评价他的一生。
“今天是团聚的日子,回小城的路上,呼唤又响起在耳边,那是母亲催在昏黄街灯下捉迷藏的我们回家,蒜薹炒腊肉的香混着浓浓的新茶味……”这首兰辉写于今年清明节的诗,寄托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带着对工作的执着负责,兰辉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忙碌了一辈子,他终于可以歇歇,和母亲“团聚”了。他的足印,他的生命,早已融入北川的青山绿水。(记者 吴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