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一部党的光荣史,就是一部先锋模范辈出的奋斗史。9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先锋模范。他们恪守信念、一心为民,他们脚踏实地、夙夜在公,他们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无论身居何位,他们始终不忘共产党人的本色,他们就像一面面永不褪色的红色旗帜,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以先锋模范为镜”专栏,弘扬先锋模范的崇高精神和感人事迹,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他们为镜,在作风方面找差距、摆问题、明方向,切实做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人民网昆明9月17日电 (记者张帆、江琳、胡洪江)“以前在县里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是家常便饭,但级别越高,脱离群众的危险越大”“文件多、会议多、应酬多的三多问题,我虽深恶痛绝,但解决的决心不大,措施不够有力”……简陋的林场工棚内,不久前云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进行了一场特殊的“照镜子”专题活动,而他们对照检查的对象,是一位用一生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宗旨的领导干部——杨善洲。
杨善洲先后担任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可他“当官却不像官”:担任领导干部期间,他常常身披蓑衣、脚穿草鞋出现在田间地头,路上素不相识的人都称他“老倌”。也正是这位“老倌”,将保山这座边城建成了全国闻名的“滇西粮仓”;还是这位“老倌”,将一座荒山秃岭育成了价值3亿多元的浩瀚林场。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杨善洲是一面镜子,一面纯净、纯朴、纯正的镜子,每一位领导干部在他的面前都能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
斯人虽去风骨存。杨善洲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崇高精神仍在云岭大地传承光大。目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云南省委已确定将随机调研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机关作风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领导干部背起行军包,不打招呼、不要陪同、食宿费自理,深入基层随机调研……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18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