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消除作风上的积弊顽症,应当特别注重警惕五种倾向。
一、警惕以改文风会风为由消极对待必发的文、必开的会。我们讲改进文风会风是要让文件和会议有效用、有质量、有新意,提倡说话短新实准,开会务实高效。有的习惯于揣摩上意、对下情心中无数,只会说官话、空话、套话,不会说群众听得懂、悟得透的话,抓工作浮在表面,一动真格就露馅了。这样的干部应付老套路绰绰有余,在发文和开会的新要求下上不去台面,只好拿改文风会风做挡箭牌,消极对待必要的文件、会议。
二、警惕以假接地气掩盖群众工作能力缺失。群众工作能力说到底是说话办事要让群众信服,信服了群众才接受,工作才有效,其前提是对群众有真感情,真能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到基层群众中转一转、住几天有必要,但是不是真接地气要看群众是否买账。心里始终装着群众,开门纳谏、接访,与群众在线交流也是接地气。有的身子到了群众中,却不会说群众语言,不会与群众打交道,引起群众的反感;有的对群众提出的事不深入调研就表态许愿,结果落实不了,引发了新的矛盾。
三、警惕偏重向外征求意见忽视自我查摆剖析。中央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总要求,特别突出了“自我”二字,成为这次活动的鲜明特色。如果自己认识不高、整改不到位,效果肯定大打折扣。有的通过向相关单位发函、在本单位座谈征求意见,整理出来感到不解渴,轮到自己找问题,更是云里雾里、不痛不痒。敢于自揭其短、把问题拿出来晒,是勇气,更是境界。
四、警惕以整改具体问题代替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消除“四风”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治本就要靠铁规铁律。有的单位认真查摆和整改超标准接待、接受土特产、使用军警车牌等,这固然重要,但如果以此代替制度建设,忽视具体的规定、纪律建构,尽管一个问题、几个问题暂时得到了整改,过后也许会反弹,或可能有新的不良风气滋生出来。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消除“四风”的制度机制体系建设。
五、警惕用阶段性成果冲淡反“四风”的坚定性。我们习惯了说成绩,说亮点,一个阶段、一个步骤的成效可以洋洋洒洒地总结出许多经验,但如果乐观地高估这些成效,如果止步于已有的进展,就根本上背离了中央的要求。“四风”是由来已久的痼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应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增强长期反“四风”的坚定性,打消除“四风”的持久战、攻坚战。
(作者单位:吉林省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