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作风建设大家谈

狠刹“四风”须用“五面镜”

徐金春

2013年08月26日10: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照镜子”是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前提和基础。用什么镜子照、照什么、怎么照、谁来照,关乎能否真正查找出“四风”方面的问题,关乎教育实践活动的成败。笔者认为,狠刹“四风”须用“五面镜”。

用“平面镜”细看“容貌”。平面镜没有屈光度,用这面镜照脸庞,有无污垢、雀斑,一目了然。党员干部以党章为镜面,经常照一照自己,便于看清有哪些不足和差距,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常照“平面镜”,就会少一点懒散、多一点勤勉,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沉静,少一点专权、多一点民主,少一点狂妄、多一点卑谦,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缺点和失误。

用“显微镜”普查“病灶”。党员干部也是人,不是神,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足为奇。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问题。党员干部只有坦诚地承认问题,不回避问题,才能勇敢地向“四风”宣战。要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工作、生活实际,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大胆“揭疤亮丑”,对自身存在的病灶进行全面、彻底地进行普查,不留盲点、空白点。

用“反光镜”折射“差距”。有道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服务对象,也是党员干部的最终评判者。党员干部问题查摆准不准,群众心里最清楚。党员干部要真正弄清楚群众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必须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入群众,尤其是要深入日常工作服务范围内的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听意见,听真意见。

用“透视镜”探究“症结”。“四风”表现五花八门,大多有其深层次的思想根源。原因不查明,解决“四风”也是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针对作风方面存在的种种陋习诟病,要勇于举起“透视镜”,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进行全面彻底的扫视。只有“拔开迷雾见真相”,找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的“症结”,才能把准脉搏、对症下药,进而药到病除。

用“望远镜”明晰“路径”。高度决定态度,眼界决定思路。根治“四风”,不仅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更需要登高望远的理论指导。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望远镜”,洞察我们党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从而明晰树立宗旨意识、增强群众观念的整改措施。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办公厅)

分享到:
(责编:秦华、赵晶)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