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是了解民意,掌握实情的好途径。然而,有些同志却“沉”不下去,到百姓家里走访,板凳还没做热、“话匣子”还没打开就抬脚走人,更别说心贴心拉呱。百姓有句歇后语,“葫芦掉进了深井里,看着是沉下去了,实际还是浮在面上”。这也形象地比喻了部分同志走形式、走过场的作风。
“葫芦式”干部之所以“沉”不下去,原因多方面,或者腹中空空,没有真才实学,疲于应付,平时不注意学习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找不着与百姓的“共同语言”;或者久蹲办公室,照猫画虎,鞋子上泥巴太少,习惯于官腔官调、高高在上;或者怕吃苦受累,喜好表面文章,蜻蜓点水,对基层环境不熟悉,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同基层群众打交道。
“葫芦式”干部下基层调研,不仅自己了解不到实情,百姓也会反感。在工作中,务必杜绝这种走形式、走过场的作风。一是向群众学习。站在群众的角度认识世界、看待问题,多听取群众意见,注重学习群众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基层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营养。二是帮群众解决难题。经常到群众家坐坐,和群众说说掏心窝子话,为百姓遇到的难题出谋划策。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与其高呼口号,不如挽起裤腿,放下架子,进村庄入社区访群众,多关注困难群体的利益诉求,了解社会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三是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主动体察百姓的喜怒哀乐,时刻把群众的悲欢冷暖放在心上。不封路、不清场、不念稿,杜绝形式主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
“沉”下去,把板凳做热,把话匣子打开,真心实意地面对群众,用基层实情装满“肚子”,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拉近与群众的感情距离,才能转变作风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