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作风建设大家谈

走好群众路线还需“五破五立”

陶艳飞

2013年08月21日17:2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前,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轰轰烈烈展开,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但是,随着活动的逐步铺开,一些消极因素也随之而来,不同程度地存在“求稳怕乱”不作为、“懒散拖沓”慢作为、“墨守陈规”差作为、“纪律涣散”乱作为、“漂浮应付”假作为等不良风气,这些现象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粥”,若不及时纠正,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定受到影响。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及时进行整改,树立起责任担当、快捷高效、敢为人先、政治纪律、真抓实干等意识,从领导干部做起,自上而下,力求工作作风的转变。

破除“求稳怕乱”不作为,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在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中,有些干部倾向于做“太平官”,做“太平事”,拘泥于上级的条条框框,机械理解、刻板执行,不敢越雷池一步。看似毫无过错,实则是怕冒风险、怕担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民赋予了权利的领导干部更是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转变“无过就是功”的观念,牢记“为官避事平生耻”,树立责任担当意识。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这是干部领导做官、做事的伦理道德和基本素质。

破除“懒散拖拉”慢作为,树立快捷高效意识。当前,全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有安排无落实、不督促不落实、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一些领导和机关干部对作风问题不重视,作风松松垮垮疲疲沓沓,群众找上门需要办的急事,也是慢慢腾腾,“老虎”跟在后面还要看是雌是雄。这种懒散拖拉之风,是对党和人民十分不负责任的表现,误人误事,贻害无穷。我们要坚决摒弃懒散拖拉、不紧不慢、不争不抢、不温不火的消极作风,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对工作懒散拖拉的人动真格、用铁腕,“该出手时就出手”。同时,大力弘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大干快干的快捷高效之风,切实解决群众之所盼所急。

破除“墨守陈规”差作为,树立敢为人先意识。在群众路线活动期间,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有些领导干部抱着老黄历,靠传统、凭经验、走老路,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或是机械地照搬照抄他人的创新成果,不结合本地实际,通通“拿来主义”,结果往往是邯郸学步,弄巧成拙。实践证明,创新的动力来自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创新的本领源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我们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突破框框套套的束缚,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创新,思想上先人一步,行动上快人一拍,在不断改革创新中走出一条超越发展的新路子。

破除“纪律涣散”乱作为,树立政治纪律意识。不顾中央禁令,在政治要求面前置若罔闻、毫无顾忌,甚至以各种名目“吃、拿、卡、要、报”。一些党员干部种种我行我素、阳奉阴违的行为,本质上是政治纪律的缺失。毛泽东说过,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确保这一路线走得正、走得稳,必须严守铁的纪律。而严守铁的纪律,首要是严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破除“漂浮应付”假作为,树立真抓实干意识。古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装腔作势,貌似“卖力”,实则“装样”。而今,类似的“应付式干部”也不少,“遮羞墙”、涂绿漆的“青山”、连夜栽种的“无根树”等一些“路边工程”“面子工程”比比皆是。他们热衷于“应付”工作、“应付”组织、“应付”群众,蛀空了集体资产、损害了群众利益,败坏了社会风气,其性质比“不作为”更为恶劣。抓要真抓,干要实干,这是形势任务的需要,也是诊治“应付式干部”的妙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要把领导干部的心思从“上级”转移至“群众”,多关注民生,多讨群众“欢心”,本着真抓实干的态度,全心全意做好“里子工程”。同时,上级领导要改进调查研究之风,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说目的,自定时间、自定路线、自选地点,到没有准备的地方去,听真话、查实情,让“面子工程”起不到作用,让“应付式干部”没有市场。

思想引领行动,意识决定成败。领导干部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活动才能取得实效,干部的形象才能树起得来。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委组织部)

分享到:
(责编:乔业琼、赵晶)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