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石仲泉谈为何历任总书记就职后都要去西柏坡

2013年08月20日16: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人民网北京8月20日电(张湘忆)今日,人民网邀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做客“群众路线大讲堂”栏目,就“牢记‘两个务必’反思‘四风’问题”为题与网友进行交流。访谈中,石仲泉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几任总书记就职之后都要到西柏坡去看一看,也都提出牢记“两个务必”。这是因为“两个务必”的思想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于凯 摄)

>>进入访谈直播页面  >>观看视频

石仲泉谈到,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以来,几任总书记就职之后,从江泽民、胡锦涛到这次习近平,都要到西柏坡去看一看,也都提出牢记“两个务必”。为什么历任的总书记都要走这样的程序呢?就是由于“两个务必”思想太重要了,关系到我们党的生死存亡。“两个务必”说起来话不长,要谦虚谨慎,要戒骄戒躁,要艰苦奋斗。但是,它的思想内涵非常深刻,它是对历史经验的一个深刻总结。

“两个务必”思想是怎么来的呢?石仲泉指出,“两个务必”这话是在七届二中全会讲的。但思想来源于抗日战争后期。1944年3月,郭沫若在重庆写了一篇文章《纪念甲申三百年祭》,讲大明王朝灭亡,推翻明朝的李自成进了北京城。李自成进北京城很艰难的,造反18年,最后在北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但十分短命,42天就完了。

郭沫若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就是要牢记这么一个历史教训,不能骄傲,骄傲就会亡党亡国。毛泽东看了他这篇文章非常兴奋,认为讲得好。当时在延安也正在搞整风,就把郭沫若的文章作为整风文件推荐给全党的干部来学习,就说我们小胜不能骄傲,大胜更不能骄傲。如果骄傲了,那就是李自成的下场,我们不能学李自成,所以毛泽东后来说,现在在延安非常谨慎,如履薄冰,如果有什么错误,希望郭老随时指出来,我们一定要认真改正。

第二年,1945年7月份,党的七大开完了,胜利形势在望,8月份,日本就投降了。这时候从国统区去了几个民主党派的人士,包括在国民党内算是比较开明人士到延安去访问,其中就有黄炎培,和毛主席在窑洞里面进行交谈,他就提出来一个问题,根据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些王朝都是短命的,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兴盛很快,但是垮台也很快,这似乎就是个历史发展的周期规律。所以,他就问毛主席,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能不能避免这个其兴也悖焉,其亡也忽焉这么一个历史规律?毛泽东当时想了想,停了几分钟思考,可以,中国共产党有办法。黄炎培问他什么办法?这就是走民主之路,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窑洞对”。

根据郭老那篇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再就是“窑洞对”。以后过了几年,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这时候三大战役都基本上形势很明朗了,大局已定,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了。这时候要进城了,毛主席就提出中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革命胜利后的路还很长,工作还更伟大、还更艰苦。他告诫全党,提出“两个务必”。

1948年,胜利形势好了,少奇同志当时也在西柏坡是中央马列学院院长,他和学员讲话,学员就提问,说我们共产党会不会和国民党一样,也会发生腐败问题呢?因为蒋介石打内战的时候,那时候他就以为胜利在握,只要三个月就能够消灭共产党,最多半年而已,非常狂妄的,不在话下,因为他们是美国的装备,有美国的支持,而且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它的基本的骨干力量,就是它的嫡系部队都没有大的损坏,都是杂牌军伤亡的比较多,他认为发动内战,把中国共产党打败不在话下,很容易,但是没有想到,不到三年,秋风扫落叶,三大战役都失败了,要渡江了。

为什么国民党灭亡这么快?很重要的,抗战胜利以后1945年腐败,所以,五子登科、一些决策大员,位子、房子、票子、女子、车子,这么一个腐败不可收拾一发,所以很快老百姓不拥护了,失掉了人心嘛。于是就节节败退,最后就逃命到台湾了。所以,少奇同志就回答说,国民党是这样腐败的,我们共产党掌握了政权,坐了天下,有了权力之后,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都可以称王称霸,如果我们不谨慎,不为人民服务,像国民党那样的作风,同样的也可以是国民党这样的下场。

1948年,少奇同志就明确这个问题了。所以到1949年三月份开七届二中全会,主席就把这个历史教训作为总结,共产党要取得革命胜利,这只是第一步,以后路还很长。怎么样保证长治久安,新中国能够继续发展下去,靠什么?就是靠这样一个革命群众要紧密的联系,要有“两个务必”,才能实现这一点。所以,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教导。

“两个务必”,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立国之基,没有这个思想,要想把党建设好,而且把新中国立得住,是很困难的。只有坚持这个思想,才能建党立国。

分享到:
(责编:张湘忆、秦华)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