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作风建设大家谈

对“侥幸”心理就要当头棒喝

张天星

2013年08月19日16:3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中纪委针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做了通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290人次因违反八项规定受到党政纪处分。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领导干部因公款吃喝违规问题,县委书记唐天生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免去县委书记职务,县长王少荣、县委办公室主任潘德辉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自2012年12月4日“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坚决纠正“四风”,但是仍有部分干部“形式主义”之心不死,嘴上说一套,手里干一套,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屡禁不止,这是为何?究其原因,还是“侥幸”心理在作怪,认为“天高皇帝远”管不到,认为“禁令”不过是做做样子的“一阵风”,以致于有的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就成了下下文件、搞搞学习、写写体会。

“侥幸”心理是思想的“蛀虫”。“侥幸”心理是人的一种消极的、不正常的心理,是某些人为获取不正当利益,而采取的一种违背法纪、自欺、投机取巧的心理,其危害巨大。正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次两次的思想松懈,蒙混过关,看似占了“便宜”,但实则极易麻痹干部的思想,助长歪风邪气,最终导致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损公害己,因此“侥幸”之风不可长,此“蛀虫”不可不除。

“侥幸”心理是践行群众路线的“绊脚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源于部分领导干部的作风腐败和形式主义,而要想破冰航行,唯有切实践行群众路线,“身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但若是领导干部抱有“侥幸”心理,对践行群众路线喊得“响亮”,“秀”的“漂亮”,那么“冰”非但不能融化,反而会结的更“厚”,因此唯有踢开“侥幸”心理这块“绊脚石”,才能在群众路线上大步前行,走得更快、更远。

由此可见“侥幸”心理要不得,但目前这样心理已盘根错节,拿“惯例”当“免死金牌”的自欺现象时有发生,非一时可解,因此光靠干部自律还不够,必须要有严格执行的法纪,对“侥幸”心理这种损公害己的源头就要高举“杀威棒”,当头重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分享到:
(责编:乔业琼、赵晶)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