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家和万事兴。一个村集体也一样,旅顺经济开发区羊头洼村两委班子时刻把民生福祉铭记于心,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他们带领羊头洼村百姓逐步踏上了富裕幸福之路。
羊头洼村位于旅顺经济开发区西部,1997年由鲁家村、正北村、西北村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土地面积7.8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914户、2684人。十几年来,羊头洼村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和谐,分工明确,形成了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组织管理格局,班子成员们“大事有商量,小事不计较”,成立之初就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900多户村民100%上楼,村两委班子最信“百姓支持”
羊头洼村这片区域曾是旅顺有名的穷地方,当地百姓以农业为主、渔业为辅,这一历史延续了几百年。改革开放后,一些村民依靠外出打工和捕捞业维持生计,村子整体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村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对羊头洼村两委班子和村民来说,2004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因为从这一年的5月起,随着今冈船务、渤海铁路轮渡、大连中远造船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入驻,羊头洼百姓要告别以往的生活模式了。虽然旅顺经济开发区的动迁政策很吸引人,但真要离开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土地,村民们还是犹豫了。老年人生活谁保障?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怎么解决?平房变楼房生活能习惯吗?大家伙都在观望,谁也不想迈出第一步。
村党总支书记王安林告诉记者:“我们班子成员都特别理解村民,农民就那么几间房、几亩地,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有顾虑很正常。我们几个一商量,要想获得村民100%信任,就得用事实说话。我们带头动迁,给大家作表率。”于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先自己响应动迁政策,再动员亲戚家,再到亲戚的亲戚家……“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动员成功了,就得挨家挨户去做村民的工作。当时,我们村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得下去,一户跑个十趟八趟是很平常的事。”村委会主任柳忠明回忆道。那时,班子成员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说是废寝忘食一点不夸张,大家苦口婆心地告诉村民动迁政策带给他们的若干好处。班子成员平时就和村民走得近,感情处到位了,加上先给百姓带了个好头,不少村民便纷纷响应。后动迁的看到先上楼的村民享受到就业、养老、医疗等各项实惠,打消了后顾之忧,对动迁不再排斥。
从2004年5月到2009年6月,在先后5年的动迁工作中,羊头洼村900多户村民无一例外全部搬迁上楼,无一户群众因动迁问题到管委会和区政府上访。特别是2006年今冈船务项目二期动迁中,村两委班子仅用20天时间就动迁了78户群众。面对上级主管部门和投资方的好评,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致表示,感谢百姓的支持,没有他们的配合,动迁工作不会开展得如此顺利。
抓机遇寻出路,羊头洼村赚钱了百姓就得实惠了
随着企业的落户和动迁政策的施行,羊头洼村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但村两委班子不满足于现状,他们坚持把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并积极寻求发展村级经济的最佳时机和出路。
2008年,大连中远造船项目在旅顺经济开发区羊头洼村开工建设,项目涉及大量土石方工程。得知这一情况,村委会主任柳忠明仿佛眼前一亮,他迅速跟班子成员碰头,大家都表示要抓住这一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有利商机。经多方沟通与运作,羊头洼村承揽了该项目的部分土石方工程。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仅土石方工程一项,这个村就净赚了1000多万元,村级财力迅速提升。
针对羊头洼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空间不足的现状,村两委班子还大力发展水产捕捞、土地租赁以及个体私营经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高。2009年以来,羊头洼村连续4年被评为旅顺口区经济十强村。2012年,这个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5829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达45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22799元。
今年65岁的羊头洼村村民王燕燕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打开家里的橱柜,指着里面的米面油告诉记者,“每人每月20斤米和面,每人每季度5斤油,户均2个月一罐液化气。”王燕燕慢慢跟记者掰扯道,“这些都是村里分的,我们没花一分钱,我和老伴儿,还有小孙女儿根本吃不了。”近几年来,村里条件好了,每年都会投入200多万元,占村级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用于给村民发放米、面、油和液化气等福利,给每户交纳治安保险,以及为村里的低保户、困难户和老干部提供更为优惠的待遇。
以前,羊头洼村很多老百姓不理解村里的各项政策,如今开发区经济突飞猛进,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村级经济也稳步发展并惠及民生。村民们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无不感慨于村两委班子的高瞻远瞩,感激班子成员的一心为民。
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王安林书记时常说:“在群众看来是小事,到我们这儿就是大事。”在村两委班子眼中,群众利益无小事,任何小事解决不好都会演变为影响安定团结的大事。
老百姓特别依赖羊头洼村两委班子,事无巨细都找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大到生活困难、就业等,小到家庭矛盾、下水道堵塞、感应灯坏了等。对待群众的困难,村两委班子成员从不推诿扯皮,当时能办的马上就办,确有困难不能马上办的,就耐心向村民解释。有时,因为事情紧急,个别村民求助时态度不好,班子成员都不介意,并且始终认为:求助于村两委班子的都是确有困难的弱势群体,虽然他们求助时的方式和态度有好有坏,但只要来找你就是信任你,任何态度上的怠慢和工作上的失误都会让百姓对你失去信任,这不仅影响到一个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违背了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村里有一对患有智障的残疾夫妇,因家庭困难,动迁后分的毛坯房一直没钱装修,厨房没收拾好,日常做饭都成问题。于是,村里主动出钱给他家厨房贴瓷砖、买油烟机,并负责安装。厨房装修好了,洗菜做饭等方便多了,他们的亲人对村里很是感激。
村两委班子成员经常去村民家中走访,嘘寒问暖之余,了解他们当前有什么困难,并尽力帮助解决。逢年过节,班子成员都会去看望村里的低保户、困难户和老干部,送去帮扶资金和节日的问候。
郑金平今年49岁,是村里的低保户,2000年他因骨结核腰部和腿部致残,至今仍行动不便。没动迁前,一家三口单靠妻子于四清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2009年动迁上楼后,村里考虑郑金平情况特殊,把他安排在村老年活动中心做管理员,郑金平现在每月还能领到1000元的工资。“村里给安排的工作很轻松,工作环境也好,现在每天上班的生活很有规律,不用整天呆在家里了,心情也变得开朗了。”郑金平告诉记者,村主任柳忠明经常来家看望,并经常自讨腰包送钱和生活用品帮助他们。类似这样的事,柳忠明还做了很多。
在羊头洼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形成了干部一心为民办实事、百姓全心信任村两委班子的正气和谐之风。在今年旅顺口区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班子成员均以高票继续连任,而这离不开村干部的严于律己、协同努力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记者感言
旅顺经济开发区羊头洼村两委班子在日常工作中,有困难就上,有利益就让。动迁工作取得成绩,他们最先想到的是百姓的支持;村里有钱了,他们先让百姓享受成果;百姓有难处了,他们第一时间冲上去,唯恐不能把群众的愿望实现。羊头洼村两委班子的8名村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他们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也会把他们记在心里。(孙薇 记者孙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