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陕西志丹县:干部接地气百姓心满意

2013年07月15日15:20  来源:陕西日报

从5月份开始,志丹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大规模开展起来,全体县级领导深入到全县71个行政村,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查摆问题、找准症结,全力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打牢工作基础。

扑下身子,认认真真搞调研

5月10日,志丹县委书记白小平来到保安镇冯坡村开展调研活动。一到村上,他便立即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

“你家里有几口人?”“去年的收入怎么样?”“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白小平与村民张文萍坐在沙发上亲切交谈,拉起了家常。随后,白小平又来到冯坡村村部,与村民们谈产业、问发展、询民情、聊民意。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白小平都一一记录。当时能解决的,现场就联系解决,一下子解决不了的,就答应把意见带回去,尽快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白小平一行还向村民发放了调查问卷,进一步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尽管工作的头绪多,志丹县县长杨东平再忙也要去自己的调研点上看看。“村上缺乏苹果技术指导员,苹果成活率不高。”“村民大量外流,村上尽剩老弱病残,没有劳动能力,果园管理跟不上。”

5月17日,杨东平一来到贺咀村,大伙就把自己最关心的事一一道来。杨东平一边听一边记,他说:“大家的意见都很实在,我把大家的意见带回去,尽快把问题解决好。”

在书记、县长的示范带动下,全体县级领导迅速行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全方位、广覆盖的调研工作。截至目前,全县31名县级领导累计召开各类座谈会118次,走访群众1240户,逐村逐户建立了民情档案册,发放调查问卷1.2万余份,征集到意见建议478条。

走进群众,踏踏实实解决问题

“现在又吃上了自来水,村里人别提多高兴了,以后大家的生活可方便多了。”72岁的冯坡村村民李贵莲一边接水做饭,一边乐呵呵地说。

冯坡行政村椿树畔、阳湾、何兴庄村民小组55户211人,一直使用永宁采油厂机井吃水,近两个月来,永宁采油厂抽上的水只能保证采油厂用水,3个村民小组吃水困难。5月10日,白小平在此调研了解到情况后,当即联系永宁采油厂协调解决。第二天,村上来了工人,修机井、换水管、换水泵,不到两周时间,村民便吃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

7月4日,志丹县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交办会,会上下发了《志丹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交办表》,将全县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梳理出来涉及群众对发展的期盼和建议、对干部作风的反映、对社会风气的反映三大类问题一一交办。

目前,全县共解决实际问题168个,调研梳理出来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已落实责任主体,并规定完成时限。

凝心聚力,全心全意谋发展

在志丹的地头、果园、农户家中,时常能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皮肤黑了、声音哑了、鞋子破了,却仍然奔走在一线,用朴实的作风、实干的举动,诠释着“执政为民”的理念。

调研中,志丹县各调研人员严格遵守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要求,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增加基层负担,真正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到了解实情、解剖麻雀、解决问题上来。

调研活动还与县上开展的“推百树十”活动相结合,从全县493个基层党组织和8578名党员中自下而上,层层推荐,推选50个先进党组织和50名优秀党员,树立10个红旗党组织和7名红都先锋,为全县党组织和党员树立了标杆。与此同时,调研工作与县上“千名干部下基层、两联三包抓扶贫”活动相结合,县级领导在调研的同时,坚持抓好包扶工作。截至6月底,已投入包扶资金5000多万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100多万元,解决了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大难题;产业资金2800多万元,主要用于提供果树肥料、地膜和技术培训;落实搬迁户1420户5379人,慰问1097人次68万多元。(柴志应 刘晓媛 记者 高敬毅)

分享到:
(责编:吴斌、常雪梅)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