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访兰考追忆焦裕禄

2014年03月18日10:5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春暖花开时节,中原大地充满生机。习近平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下车,他就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2009年4月,习近平曾来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参观过程中,总书记认真听取讲解。在焦裕禄半身铜像、“十条工作方法”电子屏、“干部十不准”图示、办公桌和旧藤椅等展品前,他仔细察看。遇到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干部,总书记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详细] 
兰考人心中永远的“老焦”

焦裕禄同志
  每年5月14日,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墓园都汇聚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大家怀着一个共同心愿:再看看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这一天是焦裕禄逝世纪念日。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焦裕禄这个响亮的名字,穿越近半个世纪的时空,引发着人们强烈的内心共鸣。
  每到新麦收获时,就有农民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而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提起焦裕禄,依然亲切地称之为“老焦”。
  兰考县葡萄架乡农民王洪伟说:“群众无论是过上了好日子,还是有了困难,都会想起老焦。在兰考人心目中,老焦没有死。”[详细]

焦裕禄

焦裕禄宣传画

电影《焦裕禄》海报
焦裕禄发现花生适合沙地生长,是兰考又一宝,十分重视种植花生,这是他在花生地里拔草。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故居现已建成焦裕禄纪念馆。
焦裕禄烈士墓,墓墙上有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九个大字。
“他留下了一座‘绿色银行’”

昔日盐碱地 已变大粮仓

  提起焦裕禄,不能不说兰考当年的贫穷: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兰考生态环境恶劣,形成风沙、盐碱、内涝等“三害”。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地粮食亩产也仅有百斤左右。
  上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大量栽种泡桐以改造生态,最终探索出了一
条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即按照一定密度,
将泡桐树栽在农田里。这样不但风沙被治住了,小麦亩产
也大幅提高,形成了林茂粮丰的格局。[详细]

“只要为民办事,百姓都拥护”

陶塑《焦裕禄--兰考人民多奇志》
  焦裕禄用他生命最后的475天给兰考人民,尤其是兰考的干部留下了一笔最珍贵的精神财富。记者在采访中,曾向不同年龄段的人问过同一个问题:焦裕禄最打动你们的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那就是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正是受到这样的精神感召,温振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老家兰考,做了一名“村官”。3年来,当地百姓对他的称呼从开始时的“领导”变为了现在的“振儿”。
  温振体会最深的是:“你只要真正为百姓做一点点小事,他们就会记你好长好长时间。”而焦裕禄的精神境界正是这位年轻人最为推崇和向往的。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详细]
 
当年焦裕禄亲手种植的泡
桐苗,如今已长成枝繁叶
茂的参天大树,被群众称
为"焦桐",成为当地的一
道旅游景观。
焦裕禄生前查水涝时使用
的雨具
焦裕禄生前穿过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