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群众路线网

南方日报:把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

马俊军

2013年09月01日14:02  来源:南方日报

从法治思维视角来看,“四风”之弊的核心是权力失范之弊甚至是权力滥用之弊,即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关键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

总体上看,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只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才能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才能破解“反腐困境”,才能避免一阵风、走过场。

从法治思维视角来看,“四风”之弊的核心是权力失范之弊甚至是权力滥用之弊,即不作为、乱作为、懒作为。要从根本上解决“四风”问题,关键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权力运行纳入法治轨道。

建立科学的官权民赋机制。要完善干部授权机制,解决领导干部手中权力从何而来,实现“权为民所赋”,才能进一步解决权力用于何处的问题,这是解决少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实现作风转变的治本之策。少数人之所以热衷于“跑官”、“要官”,奉行“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热衷于搞花架子,树“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根源都是由于在权力来源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情是否为民所系,利是否为民所谋,权是否为民所用,源头和关键在于权是否由民所赋。而权为民所赋,不仅需要党员干部在理念上懂得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官权民赋的制度设计和体制安排,使人民群众对干部的选拔、使用、监督有更多的参与权。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一要义是权力从群众中来,然后才能达到服务到群众中去的目标。这就需要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提高民主质量,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机制。“四风”之弊的本质是权力失范甚至权力滥用,为此要科学配置权力并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这是解决“四风”之弊的根本之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小平同志强调,官僚主义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因此,党委和政府要通过适当分解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使决策职能、执行职能、监督职能由不同部门相对独立行使,形成既相互制约、相互把关,又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执行更加高效,监督更加有力,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通过合理分权,着力解决部分岗位部分领导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滥用现象的发生。通过适度放权,着力解决行政层级之间权力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即在抓好横向分权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权力下放的要求,但在自上而下分级授权的同时“放权不放责”,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下放的权力在有效监管中得以正确行使。通过有效集权,着力加强上级对下级权力运行的监管,例如深化行政审批权改革,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分享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